第550章 富家千斤爱上了我这穷书生(1)(2 / 5)
,我才捂着怀里的书,快步往家走。土路上的石子硌得脚生疼,每走一步,磨破的鞋底就传来一阵刺痛,可怀里的书却像是揣了个小太阳,烫得我心头发慌,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我家在村子最西头,离砖窑最远,也最偏僻。三间土坯房歪歪斜斜地靠在山根下,院墙是用黄泥和着麦秸秆糊的,早就裂了好几道缝,风一吹就能听见“呼呼”的声响。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枣树,树干上爬满了青苔,树枝上挂着几个干瘪的枣子,那是去年剩下的。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我妈正在院子里翻晒草药,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发用根红头绳扎在脑后,几缕碎发贴在额头上,满是汗水。看见我回来,她直起腰,用袖子抹了把汗,脸上露出笑容:“放学了?锅里留了玉米糊糊,还热着,快进去喝。”
“嗯。”我应了声,抱着书快步走进里屋。这是我和弟弟的房间,面积不大,摆着两张旧木床,床板是用几块木板拼的,铺着薄薄的褥子。靠墙的木板上堆着我的课本,用绳子捆得整整齐齐,那是我最宝贝的东西。
我把牛雅溪给的资料放在床头,小心翼翼地摆好,然后深吸了口气,慢慢翻开最上面那本《数学真题详解》。刚翻到第一页,三张红色的百元钞就从书页里掉了出来,落在床上,被阳光照得格外鲜艳。
我的心猛地一跳,像是有只兔子在胸腔里横冲直撞,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我赶紧把钱捡起来,手伸过去又缩回来,指尖抖得厉害。三百块,够交我半个月的住宿费,够我买好几本复习资料,够家里买十斤面粉——这对我来说,简直是笔“巨款”。
“小A,你咋了?咋不出来喝糊糊?”我妈端着个粗瓷碗走进来,碗里盛着热气腾腾的玉米糊糊,还飘着几根咸菜。看见我对着书发呆,她凑过来看了眼,疑惑地问:“这书怪新的,哪来的?”
“同学给的,她哥用过的。”我赶紧把钱攥在手心,指节都泛了白,声音有些发紧,“妈,这钱……”
话没说完,院门口就传来我爸的咳嗽声,“咳——咳——”,带着股烟草味。他刚从地里回来,肩上扛着锄头,锄头把上沾着泥土,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满是泥点,还沾着几根草叶。看见我手里的钱,他皱起眉头,黝黑的脸上露出严肃的神情:“哪来的钱?”
“同学……同学给的。”我结结巴巴地说,不敢看他的眼睛。我爸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没占过别人一点便宜,最看重的就是骨气。
“哪个同学?”我爸把锄头靠在墙上,声音沉了些,他走到我面前,目光落在我手里的钱上,“咱可不能随便要人家东西,尤其是钱。咱家穷,但穷得有骨气,不能让人戳脊梁骨。”
“是牛家的闺女,雅溪。”我妈在一旁搭话,她端着碗,轻声说,“就是开砖窑的牛满仓家的,那闺女懂事,上次我在地里拾豆子,她还过来帮我拾了半天,是个好姑娘。”
我爸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黝黑的脸上皱纹拧成了疙瘩,他盯着我,语气变得严厉:“牛家的?”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点无奈和郑重,“小A,我跟你说过多少回,咱跟人家不是一个世界的。牛家有钱,是村里的大户,咱就是普通农户,别跟人家走太近,免得让人说闲话,也免得你自己心里不舒服。”
“爸,她就是给我点资料,顺便……顺便塞了点钱,让我交学费。”我小声辩解,心里有些委屈,“她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帮我。”
“把钱送回去。”我爸打断我,语气不容置疑,他的眼神坚定,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咱穷是穷,但不能短了志气。学费的事我来想办法,明天我去镇上找你三叔,看他能不能先挪点,等家里的草药卖了,再还给他。”
我捏着那三张钞票,指节都泛了白。我知道三叔家也不宽裕,去年刚给堂哥娶了媳妇,欠了一屁股债,哪还有钱借给我们?可看着我爸不容置喙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我知道他的脾气,决定的事就不会改变。
那天晚上,我躺在吱呀作响的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床板不太稳,稍微动一下就会发出“嘎吱”的声响,我怕吵醒旁边床上的弟弟,只能尽量保持不动。窗外的月光透过纸糊的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撒了一地的碎银子。
我想起牛雅溪冲我眨眼的样子,想起她白衬衫上的阳光味,想起她递资料时温柔的眼神,又想起牛满仓那冷冰冰的眼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又酸又胀。她明明是好意,可我却连接受的资格都没有——我们之间的差距,就像姑射山和山脚的土坯房,一个在云端,一个在泥土里,遥不可及。
后半夜,院子里传来几声狗叫,我悄悄爬起来,借着月光从枕头底下摸出那三百块钱,手指一遍遍地摩挲着钞票上的纹路,然后借着月光数了三遍——一张、两张、三张,不多不少,正好三百块。
我找出个牛皮纸信封,那是上次镇上药店给的,我一直没舍得扔。把钱小心翼翼地塞进去,又在一张作业纸背面写了行字:“谢谢你的资料,钱不能收。”写完又觉得不妥,觉得太生硬了,划掉重写:“资料很有用,钱太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