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三个小寡妇征婚记(21)(1 / 2)

加入书签

六月的平安村,仿佛被太阳点燃了一般,炽热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太阳刚一爬上姑射山的山头,那股热劲儿就迫不及待地扑面而来。姑射山脚下的玉米地,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便掀起层层波浪,沙沙作响。而翠仙的院子里,却比这炎炎夏日还要热闹几分。

周明一脸兴奋地冲进院子,手中挥舞着手机,大声喊道:“翠仙姐,天大的好消息!上次那五十个竹篮,客户简直满意到爆,这次直接追加了一百单,而且点名要带平安村特色的新样式,月底就得交货!”

“一百单?还得是新样式?”翠仙手中正在编织的竹条险些滑落,她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紧紧的疙瘩,眼神中透露出焦虑与担忧,“咱们现在编的都是老样子,新样式哪能说想出来就想出来啊?这时间也太紧了!”

王婶正蹲在地上,专心致志地劈着竹条,听到这话,她直起腰来,用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附和道:“可不是嘛!上次五十单就把咱们累得够呛,这次一百单还得变花样,就咱们这点人手,怕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啊!”旁边几个正在学习竹编的村民,也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跟着点头,脸上满是愁容。

周明见状,赶忙拿起手机,手指飞快地滑动着屏幕,点开事先存好的图片,说道:“翠仙姐,你们看,我找设计师朋友画了几个初稿。这个是把咱村那棵标志性的老槐树编在篮身上,这个是把姑射山的轮廓巧妙地编进去,还有这个,用彩绳编出‘平安’俩字,客户说这样才有咱平安村的特色。”

翠仙凑过去,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惊喜地说道:“这主意确实好啊!可……可这些花样看着就复杂得很,咱们真能编出来吗?”

就在这时,翠红的声音从院门外传来:“能!”只见她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满了刚从果园摘的樱桃,一颗颗樱桃宛如红宝石般鲜艳欲滴。她走进院子,接着说道:“我跟娥姐商量好了,这阵子民宿客人不多,不太忙,我来帮你琢磨新样式。娥姐和刘大哥也说了,等果园的活儿忙完,就立马过来搭把手。”

说话间,翠娥和刘老实也走进了院子。刘老实手里还拿着一个用树枝精心制作的小模型,腼腆地说道:“我看了周明发的图,试着用树枝编了个槐树的轮廓,你们看看行不行。”翠仙接过模型,仔细端详着,只见树枝弯出的树干粗壮有力,分叉的枝丫错落有致,每一处细节都像模像样,仿佛那棵老槐树就在眼前。她激动地说道:“太像了!刘大哥,你这手艺真是绝了!”

刘老实挠挠头,憨厚地笑着说:“我以前在村里编过筐,这点活儿不算啥。咱们分工干,我帮你们画样子、定尺寸,你们负责编,肯定能按时赶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翠仙的院子里就像开了锅一样热闹非凡。翠红整日沉浸在彩绳的颜色搭配中,她精心挑选出红色、绿色的彩绳,将它们巧妙地缠在竹条上,编出的“平安”二字不仅醒目,还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刘老实则每天早早地来到院子,趴在桌子上认真地画着样式图,哪个地方该弯,哪个地方该编花纹,都标得清清楚楚,细致入微。王婶和其他村民们学习能力也很强,没几天就能熟练地编出槐树和山的轮廓。就连村里的学生娃们,放学后也纷纷跑来帮忙缠彩绳,小小的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而,困难总是接踵而至。一天中午,正当大家热火朝天地忙着编竹篮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雨水如注,瞬间将院子里晾晒的竹条淋了个湿透。翠仙看着被雨水浸泡的竹条,心急如焚:“这可怎么办?这些竹条要是坏了,咱们的进度可就全耽误了!”众人也都停下手中的活儿,一脸无奈地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刘老实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大家别急,我记得村东头有个闲置的仓库,咱们把竹条搬到那里去晾干,应该还来得及。”众人听了,赶忙行动起来,冒雨将竹条搬到了仓库。经过一番折腾,竹条总算是保住了,可大家的衣服却都被雨水淋得透湿。

好不容易解决了竹条的问题,新的麻烦又出现了。在编织过程中,翠仙发现按照刘老实画的样式图,编出来的姑射山轮廓总是不够逼真,缺乏那种神韵。她拿着编了一半的竹篮,愁眉苦脸地对刘老实说:“刘大哥,你看这怎么回事?咱们编出来的山怎么看着不太像啊?”刘老实仔细看了看,也有些犯难:“我再琢磨琢磨,可能是尺寸比例有点问题。”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匠人听说了这件事,主动来到翠仙的院子。他看着那些编了一半的竹篮,沉思片刻后,拿起一根竹条,熟练地摆弄起来。只见他手指如飞,竹条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姑射山轮廓便呈现在众人眼前。老匠人笑着说:“编这个山啊,线条得流畅,该弯曲的地方要自然,不能太生硬。你们照着这个方法试试。”众人纷纷围过来,认真学习老匠人的技巧,很快,编出来的姑射山轮廓就有了质的飞跃。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竹篮的编织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然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