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三个小寡妇征婚记(20)(1 / 2)
五月的平安村,仿佛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师泼洒了满村的芬芳,槐花开得正盛,如雪的花瓣在微风的轻抚下,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每一阵风过,都裹挟着那淡雅的甜香,弥漫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翠仙的院子,本就充满着乡土气息与生活的烟火味,此刻更是热闹非凡。竹编培训班的村民们围绕着竹条,各自忙碌着手中的活计,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进行一场艺术的创作。编好的竹篮、竹筐如小山般堆在墙角,五彩斑斓的彩绳缠绕在竹竿上,远远望去,恰似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洋溢着喜庆与生机。
“翠仙老师,你快瞅瞅我这篮子编得咋样?”王婶举着一个刚完工的小竹篮,眼中满是期待与自豪。自从上次参加竹编培训班,王婶像是换了个人似的,每日总是最早来到院子,学得全神贯注,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也毫无怨言。上周,周明将她编的竹篮挂到网上售卖,竟意外地卖出了两个,这小小的成功让王婶尝到了甜头,赚的钱虽不算多,却比以往在家闲坐着要强上许多,也让她对竹编充满了更大的热情。
翠仙闻声,微笑着走了过去。她轻轻接过王婶手中的竹篮,仔细端详一番后,伸手帮她调整了一下篮沿的弧度,温和地说道:“挺好的,王婶。就是这里再编得紧实一点,这样篮子就不容易散开,会更加牢固耐用。王婶,你这进步可真是神速啊,照这样下去,再过一段时间,都能当老师去带游客编竹篮啦。”王婶听了翠仙的夸赞,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连连点头,赶忙又坐回原位,继续投入到竹篮的编织中,手上的动作愈发娴熟。
就在这时,一阵汽车的引擎声打破了院子里的忙碌节奏。众人抬眼望去,只见周明神色匆匆地从车上下来,手里紧紧握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脸上写满了焦急。他快步走进院子,大声说道:“翠仙,出事了!网上订单一下子来了五十多个竹篮,客户急着要,说下周就要全部交货,可咱们现在编好的还不到十个,这可如何是好?”
周明的话音刚落,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凝重。王婶停下手中的活计,眉头紧锁,担忧地说道:“五十个?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咱们就这么几个人,一天满打满算顶多编三个,照这个速度,下周肯定交不上货啊!”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都觉得这订单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根本无法按时完成。
翠仙的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慌乱起来。她急忙从周明手中拿过订单仔细查看,只见客户要求的是带花纹的收纳篮,这种竹篮的工序相较于普通竹篮要复杂得多,一个人精心编完至少得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她抬起头,眼中满是忧虑,声音微微发颤地对周明说:“要是交不上货,会不会影响咱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名声啊?”毕竟这是她们第一次接到如此大的订单,如果搞砸了,以后网上的生意恐怕就会举步维艰。
周明正欲开口安慰翠仙,院门外突然传来翠红那熟悉的声音:“啥订单交不上啊?我跟娥姐来帮忙了!”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翠红和翠娥各自扛着一捆竹条,步伐坚定地走进院子,刘老实和孙建军紧跟在后面,手里还提着水壶和馒头。
翠红将竹条重重地放在地上,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笑着说道:“我听小远说你们这儿订单多得忙不过来,就跟娥姐商量着赶紧过来搭把手。我民宿今天恰好没游客,孙建军也请了假,咱们一起齐心协力编竹篮,肯定能按时赶出来!”
翠娥也笑着附和道:“我跟刘老实早上就把果园的活儿都安排妥当啦,这几天就住你这儿。咱们分工合作,翠仙你就负责教我们编花纹,王婶她们编篮身,大家各施所长,肯定能按时交货。”
看着姐妹们风尘仆仆却又充满干劲的样子,翠仙的眼眶湿润了,感动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刚要开口说“太麻烦你们了”,王婶却抢先站起来,大声说道:“翠仙,你别担心,咱们村里的人可都是热心肠,肯定都能来帮忙!我现在就去叫李嫂、张婶她们,人多力量大,五十个竹篮算得了什么!”
话音未落,王婶便风风火火地走出了院子。没过多久,她就领着七八个村民赶了回来,其中有在家带孩子的妇人,有刚刚忙完手头农活闲下来的老人,甚至还有放学归来的学生娃,大家都主动赶来帮忙。翠仙的院子里一下子挤满了人,热闹非凡。众人迅速分工,围着竹条坐成一圈,有的负责劈竹条,那利落的动作仿佛在与竹条进行一场默契的对话;有的专注于编篮身,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竹条之间,仿佛在编织着生活的希望;还有的则细心地缠彩绳,为竹篮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大家一边忙碌,一边说说笑笑,那欢快的氛围仿佛让繁重的任务也变得轻松起来,丝毫没有疲惫之感。
翠红则主动承担起后勤工作,她穿梭在人群中,为大家烧水、递馒头,忙得不亦乐乎。孙建军和刘老实也没闲着,他们前往后山砍伐竹子,将竹子劈成细条后,整齐地泡在水里软化,确保材料的充足供应,为这场紧张的“战斗”提供坚实的保障。小远也像个小大人似的,不甘示弱,主动帮着把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