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大纲92(3 / 4)
态环境与地球极为相似,甚至有天然的淡水湖泊和可食用的植物。
远在地球的谢长晏,看着屏幕上女儿和孙女在新生星球上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拿起谢今禧早年画的《共生之脉》,画中连接地球与火星的能量纽带,如今已延伸到了银河边缘的新生星球。“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他对着通讯器说,声音传遍地球、火星和新生星球,“人类的探索之旅,将在星辰之下永远延续;文明的传承,将在跨越星际的守望中生生不息。”
当谢星遥在新生星球的石屋遗迹中,发现古代文明留下的最后一段文字——“我们的故事,由你们续写”时,全球直播的画面定格在她微笑的脸上。谢今禧在火星基地的画室里,拿起画笔,开始绘制新的作品:画中,地球、火星、新生星球被淡蓝色的能量纽带连接,无数飞船在星际间穿梭,孩子们在三个星球的草地上奔跑,手中牵着的风筝,飞向无垠的银河。
窗外,火星的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橙红色。谢今禧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应该叫《星辰之下,生生不息》——它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而谢长晏一家的故事,也将像这跨越星际的能量纽带一样,永远传承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类,向着更遥远的星辰大海,勇敢前行。
星辰之下的传承:星脉永续
当谢星遥指尖触碰到石屋遗迹墙壁上的文字时,指尖传来一阵微弱的震颤,像是跨越三千年的文明握手。那些刻在岩石上的符号突然亮起淡金色光芒,在空气中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画面里,古代文明的人们围坐在“生命种子”旁,用手势比划着种植的步骤,随后镜头转向星空,无数光点汇聚成一条通往更远星系的路线,最后定格在一个由三颗星球组成的“三角星标”上。
“这是……新的星图坐标!”谢星遥立刻将影像同步传回地球与火星,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地球研究院内,谢长晏盯着屏幕上的三角星标,迅速调出宇宙星图数据库比对:“这个星标指向的是‘NGC 2237星云’附近,那里有两颗处于宜居带的行星!古代文明不仅给了我们‘新生’,还为人类指明了更广阔的探索方向。”
消息传回火星基地,谢今禧正对着《星辰之下,生生不息》的画作收尾。听到新星图的消息,她立刻在画中添上了一道延伸向深空的金色光带,光带尽头,三颗星球的轮廓隐约可见。“我们的展览该更新了。”她对着通讯器对团队说,“这次要让所有人看到,人类的星际探索,永远没有终点。”
三角星标的秘密
“开拓者号”在新生星球建立永久基地的第三个月,谢昀庭带领技术团队抵达。当他看到那颗已长到三米高的“友谊树”时,伸手触碰了它的叶片——叶片表面竟浮现出与遗迹文字相似的纹路。“这些纹路在记录星球的环境数据!”谢昀庭立刻采集叶片样本,经过检测发现,树木的根系能感知地壳运动,叶片则会根据大气成分变化调整纹路密度,“这是古代文明培育的‘生态监测器’,他们用生命形态,为我们留下了星球的‘病历本’。”
与此同时,谢星遥在石屋遗迹的地下层,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控制室。室内的控制台布满水晶按钮,中央的显示屏上,三角星标的其中一颗行星旁,标注着“能源核心”的字样。“这里应该是古代文明的星际导航站。”她小心翼翼地按下一颗蓝色按钮,控制台立刻投射出一段影像:古代人驾驶着圆盘状飞船,从“能源核心”行星上采集蓝色晶体,随后将晶体装入星门装置,为星际航行提供动力。
“原来火星晶体和地球星核石,只是星门的‘启动钥匙’,真正的能源来自‘能源核心’行星!”谢长晏在视频会议中恍然大悟。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根据影像显示,采集蓝色晶体需要特殊的“能量适配装置”,而装置的设计图,藏在三角星标的另一颗行星上。
“我们需要组建两支探测队,同时前往两颗行星。”谢昀庭提出计划,“一支由我带领,去‘能源核心’行星勘察晶体储量;另一支由星遥带队,寻找装置设计图。”方案很快得到“星际启途联盟”的批准,两支探测器“寻能号”与“寻图号”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
谢今禧则在基地内打造了“星际探索博物馆”,将古代文明的影像、新星图的模型,以及两支探测队的筹备过程,全部纳入展览。开展当天,全球观众通过全息投影“走进”博物馆,当看到谢星遥在控制台前研究按钮的画面时,一个来自南极科考站的科学家留言:“我们在南极冰层下也发现过类似的水晶结构,或许能为装置研发提供参考!”这条留言很快引发连锁反应,全球各地的科研机构纷纷分享自己的发现,为探测队提供了大量宝贵数据。
双线探测的挑战
“寻能号”抵达“能源核心”行星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这颗行星的地表布满蓝色水晶矿脉,矿脉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宛如一片蓝色星海。但很快,团队就遭遇了第一个难题:行星表面的引力是地球的1.5倍,且大气中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