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大纲90(4 / 4)

加入书签

而是为了让人们明白,宇宙的奥秘需要全人类共同守护。”她在画展开幕式上说。

鱼灼音则利用自己的协调能力,促成联合国成立“跨星球科研联盟”,制定了星核石和火星晶体的使用规范:所有研究成果必须共享,禁止用于军事目的,优先用于生态修复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让贪婪毁掉来之不易的机遇。”她在联盟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赢得了全球各国的掌声。

一年后,火星基地迎来了第一批永久居民——他们中有科学家、工程师,也有教师、医生和艺术家。谢今禧在基地里开设了“星空课堂”,通过全息投影为地球和火星的孩子讲授宇宙知识;谢昀庭则带领团队,用“生命能量循环系统”改造了火星的大气环境,让火星表面出现了第一片可供人类呼吸的“蓝色区域”。

谢长晏已是满头白发,但他依然坚持每天查看双星实验室的数据。当他看到火星“蓝色区域”里,孩子们在淡蓝色的草地上奔跑,地球深海的塑料垃圾被微生物分解殆尽时,眼中泛起了泪光。“我们做到了,”他对着通讯器对家人说,“火星古代文明的希望,地球人类的未来,终于在我们手中交汇。”

这天夜里,谢长晏一家再次相聚在火星基地的观景台。远处的遗迹闪烁着柔和的蓝光,与地球方向的星光遥相呼应。谢今禧将一幅新画递给父亲,画中是火星和地球被一道淡蓝色的能量纽带连接,两个星球上都长满了淡蓝色的植物,人类和新的外星物种和谐共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