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大纲90(3 / 4)

加入书签

,距离基地72公里,正以每小时180公里速度移动。”

谢昀庭立刻冲向主控室,手指在操作面板上翻飞,调出能量源的实时监测数据:“能量波动频率和之前发现的古代文明金属舱一致!但强度是之前的5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激活那些遗迹。”他转头看向通讯器,“爸,我们需要立刻派探测车过去,再晚就来不及追踪了。”

远在地球研究院的谢长晏盯着屏幕上跳动的能量曲线,眉头紧锁:“昀庭,让探测车搭载最新的晶体传感器,务必记录完整的能量频谱。今禧,你和宇航员小李一起乘登陆舱前往遗迹区域,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那些未知能量可能存在辐射风险。”

两小时后,谢今禧和小李的登陆舱降落在距离遗迹3公里的平地上。当她穿着舱外服走近那片金字塔状遗迹时,发现之前密封的金属舱竟已自动开启,舱内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蓝色晶体,淡紫色光晕正从晶体中源源不断地溢出,顺着遗迹的石缝蔓延,在地面上织出与她画作中相似的能量纹路。“这些纹路在引导能量流向地下!”谢今禧对着通讯器大喊,同时按下相机快门,“地面在轻微震动,像是有什么东西要从地下出来。”

就在这时,地球研究院的鱼灼音突然传来紧急数据:“今禧,我们分析了晶体的能量频谱,发现它和地球深海中发现的‘星核石’成分完全一致!二十年前我们在马里亚纳海沟探测时,曾采集到过类似的矿石,当时因为无法解析能量特性,一直封存至今。”

谢长晏猛地站起身:“昀庭,立刻调取星核石的存储数据,对比火星晶体的能量波动!今禧,别靠近晶体,它可能在召唤某种未知物质。”话音未落,火星遗迹的地面突然裂开一道深缝,一束耀眼的蓝光从裂缝中喷涌而出,将整个遗迹笼罩其中。谢今禧的舱外服监测仪瞬间报警:“能量辐射超标!但……这些辐射在修复我的舱体损耗?”

与此同时,火星基地的主控室里,谢昀庭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分析结果,瞳孔骤缩:“爸,星核石和火星晶体的能量频谱完全吻合,像是同源物质!而且晶体正在向地球方向发送信号,目标是马里亚纳海沟——那里的星核石有反应了!”

地球深海探测船“探索者号”紧急启航,船员在星核石存储舱内发现,原本沉寂的矿石竟开始发出微弱的蓝光,与火星晶体的光晕遥相呼应。“谢教授,星核石在释放能量,正在改变周围海水的分子结构!”探测船船长的声音带着颤抖,“海水里的微生物开始变异,出现了能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存活的新物种。”

谢长晏意识到这不是巧合,而是跨星球的能量共鸣。他立刻召集全球科研团队召开紧急会议:“火星古代文明可能将星核石送往地球,是为了在特定时机激活某种‘生命火种’。现在我们需要同时研究火星晶体和地球星核石,找到它们共鸣的规律——这或许是解开生命起源的关键。”

谢昀庭随即提出“双星能量实验室”计划:在火星遗迹旁建立临时科研站,同时在马里亚纳海沟部署深海实验室,通过量子通讯实时同步两地数据。“我们可以用蓝色晶体的自我修复特性,打造跨星球的能量传输通道,让火星和地球的能量相互补充。”他的团队连夜设计出能量同步装置,将其搭载在最快的货运飞船上送往火星。

谢今禧则在火星科研站里,用画笔记录下能量共鸣的每一个细节。她发现当火星晶体和地球星核石的能量频率一致时,遗迹的石墙上会浮现出古老的文字。“这些文字像是某种说明书!”她将文字扫描后传给地球的语言学家,“翻译结果显示,火星古代文明曾遭遇过一次毁灭性的宇宙风暴,他们将文明的核心技术——‘生命能量循环系统’,分别藏在火星晶体和地球星核石中,等待后代智慧生命将其重组。”

三个月后,双星能量实验室正式启动。当火星晶体和地球星核石的能量通过量子通道完成同步时,奇迹发生了:火星科研站旁的土壤中,长出了第一株同时适应火星和地球环境的植物——叶片呈淡蓝色,能吸收宇宙辐射转化为能量;地球深海实验室周围,出现了能净化海水的透明微生物,它们的代谢产物可以分解塑料垃圾。

“这是跨星球的生态合作!”谢长晏在全球直播中激动地宣布,“火星晶体和地球星核石组成的‘生命能量循环系统’,不仅能改造火星环境,还能解决地球的环境污染问题。人类不是在征服宇宙,而是在与宇宙中的古老文明合作,延续生命的火种。”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部分国家为了争夺星核石的使用权,开始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部署军事力量;火星上,少数极端分子试图破坏能量同步装置,声称“人类不该干预古老文明的计划”。

谢长晏一家再次站到了守护科研成果的前线。谢昀庭升级了能量装置的安全系统,加入身份识别和自动防御功能,任何未经授权的触碰都会触发能量屏障;谢今禧则举办了“双星生命艺术展”,将火星遗迹的文字、能量共鸣的光影、深海新物种的形态融入画作,在全球巡回展出。“这些作品不是为了展示艺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