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大纲67(2 / 4)
统,实时监测两棵树的生长数据,一旦有异常,立刻提醒家人。
喜欢七零军嫂,挺着孕肚搞科研请大家收藏:七零军嫂,挺着孕肚搞科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林致远用断裂的槐树枝做了两个小木牌,上面分别刻着“老槐坚韧”和“承安不屈”,挂在两棵树的枝干上。谢长琴则在木牌旁边系上了新的红绸带,红绸带在风中飘动,像是在向过往的人诉说这场惊心动魄的守护。
一个月后,两棵树渐渐恢复了生机。老槐树的断裂处冒出了新的嫩芽,嫩绿的芽尖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承安”的裂痕也慢慢愈合,树干上长出了新的树皮,像给树干披上了一层新的铠甲。谢念槐看着新冒出来的嫩芽,笑着对家人说:“你们看,它们比咱们想象的还坚强。”
这天,之前来的那些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再次来到了谢家小院。当他们看到两棵树不仅挺过了暴风雨,还长出了新芽时,都大为惊叹。“这就是‘长情’的力量啊!”领头的学者感慨道,“不仅是人在守护树,树也在守护人,这种相互守护的情感,才是最珍贵的传承。”学者们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编写的关于谢家故事的教材,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的学校推广,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了解并学习这份“长情”精神。
谢家人决定在两棵槐树下举办一场“重生宴”,邀请村里的乡亲们、保护区的巡护员、航天领域的同事们,还有那些因为教材而了解谢家故事的孩子们。宴会上,谢昭蘅站在两棵槐树下,看着眼前的人们,动情地说:“这场暴风雨让我明白,‘长情’不仅是家人之间的牵挂,更是人与人、人与树、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守护。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挺不过去的坎。”
孩子们围着两棵槐树,听谢昀庭讲树的故事,用小手轻轻抚摸树干上的纹路;乡亲们则聚在一起,聊着暴风雨时的点点滴滴,脸上满是自豪;保护区的巡护员带来了可可西里的最新消息,说藏羚羊的数量又增加了,还特意提到了“万物语”翻译器的功劳;航天领域的同事们则给谢今禧带来了新的任务,说要把飞行书包的技术应用到更多领域,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人类。
宴会上,最热闹的要数谢思槐的“槐花导航”飞行书包展示。他操控着书包,在两棵槐树上空盘旋,书包底部的投影灯把“老槐坚韧,承安不屈”八个字投在树叶上,像撒了把金色的光。孩子们看得欢呼雀跃,纷纷围着谢思槐,问他能不能教自己做飞行书包。谢思槐笑着点头,说以后要在小院里开个“科技小课堂”,教孩子们做简单的科技小发明。
鱼灼音则在宴会上展示了《小院春秋》的最新手稿,里面记录了这场暴风雨的经过,还有两棵树重生的故事。她还特意画了一幅画,画里,老槐树和“承安”槐并肩而立,树下,谢家人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满是笑容。“我要把这幅画放进时光胶囊里,”鱼灼音笑着说,“等五十年后,让后代们看看,咱们是怎么守护这两棵树,怎么守护这份‘长情’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槐树和“承安”槐长得越来越茂盛,枝桠交错在一起,像两把巨大的绿伞,为小院遮挡风雨。每年槐花开时,满院都是淡淡的花香,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观赏。孩子们在树下嬉戏打闹,老人们在树下喝茶聊天,年轻人则在树下拍照打卡,分享谢家的故事。
谢念槐的“长情槐”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不仅在国内推广,还传到了国外。有一次,她收到了一封来自非洲的邮件,邮件里,当地的农户拍了一张照片,照片里,大片的“长情槐”正在开花,农户们站在槐树下,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邮件里还写着:“谢谢你,谢教授,是‘长情槐’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我们也会像你一样,把这份‘长情’传下去。”
谢今禧的飞行书包技术在航天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参与设计的“槐花号”空间站模块成功发射,模块上,还印着老槐树和“承安”槐的图案。“这是为了纪念咱们家的树,”谢今禧在视频里对家人说,“让它们也能‘飞’到太空,看看更远的世界。”
谢昀庭的“万物语”翻译器升级到了第十代,不仅能和动物交流,还能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有一次,他用翻译器发现了一群受伤的候鸟,及时联系了保护区的巡护员,拯救了候鸟的生命。现在,“万物语”翻译器已经成为了动物保护领域的重要工具,帮助更多动物摆脱了困境。
谢思槐的“槐花导航”飞行书包也有了新的功能,他在书包里加了一个“槐花记忆”模块,里面储存了谢家的故事和老槐树、“承安”槐的生长数据。“以后不管飞到哪里,只要打开这个模块,就能想起家的样子,”谢思槐笑着说,“就像老槐树和承安一样,永远指引着我们回家的路。”
2063年的春天,槐花开得格外灿烂。谢昭蘅已经八十多岁了,头发全白了,却依旧每天都要去树下走一走,摸一摸树干上的刻痕。这一年,谢家的时光胶囊已经埋了十年,谢家人决定挖出来看看。当木盒被打开时,里面的东西依旧完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