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大纲55(3 / 4)

加入书签

星星的小灯笼。

“妈妈醒啦!”今禧举着牙刷从卫生间跑出来,牙膏沫沾在嘴角,“爸爸做了红薯粥,还有你爱吃的糖包!”她拽着鱼灼音的手往厨房走,小拖鞋踩在地上“哒哒”响,“我和弟弟把昨天的奖状贴在墙上啦,老师说要贴在最显眼的地方。”

堂屋的墙上果然多了两张彩纸,孩子们的“奖状”被用红胶带贴在全家福旁边,金色的太阳在晨光里闪闪发亮。谢长晏端着粥从厨房出来,围裙上还沾着点面粉:“醒啦?粥刚盛出来,晾了晾不烫嘴。”他把糖包往鱼灼音碗里推,“今禧说你爱吃带枣泥的,特意让我多放了两勺。”

粥面上浮着层薄薄的米油,糖包咬开一个小口,枣泥甜丝丝地流出来,混着面香漫在舌尖。今朝小口喝着粥,忽然举着勺子说:“妈妈,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去槐树林写生,我要画很多槐花送给你。”谢长晏在一旁补充:“我中午去接你们,带个篮子,顺便摘点新鲜槐花回来,给你做槐花糕。”

送孩子们上学的路上,晨光透过槐树枝桠洒下来,在地上织成金色的网。今禧蹦蹦跳跳地数着路边的野花,今朝则牵着鱼灼音的手,小声讲着昨天在公园听来的故事。走到巷口时,张婶挎着菜篮子迎面走来,笑着塞给鱼灼音一把青菜:“刚从地里摘的,嫩得很,中午炒着吃。”她瞥见鱼灼音手里的实验记录本,又说,“长晏昨天跟我说你项目结束了,可得好好歇几天,看你这阵子瘦的。”

谢长晏推着自行车跟在后面,把张婶给的青菜放进车筐:“我今天调休,去把后院的空地翻一翻,种点你爱吃的菠菜。”他帮鱼灼音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下午去供销社买点槐花粉,明天蒸槐花糕,记得早点回来尝尝。”

回到家,鱼灼音坐在书桌前整理实验报告,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纸页上,把“感谢所有支持与陪伴”那句话照得格外清晰。桌角的机床说明书里,夹着谢长晏画的全家福,四个小人牵着风筝,天上的星星连成爱心,旁边还有行小字:“我们的家,比星星还亮。”她拿起笔,在实验总结的最后补完那句话:“最好的实验数据,是藏在岁月里的温暖,是家人眼里的光,是烟火气里的甜。”

后院传来锄头翻动泥土的声音,鱼灼音走出去,看见谢长晏正弯腰翻地,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蓝布褂子的后背洇出一片湿痕。他把翻好的土耙平,回头看见她,笑着扬了扬手里的菜种:“王婶给的菠菜种,说春天种正好,等长出新叶,给你做菠菜蛋汤。”

墙角的空地上,他特意留了块地方,说要种棵新的槐树:“去年的槐树苗长得慢,这棵是特意选的品种,明年就能开花,到时候咱们在树下吃槐花糕,给孩子们讲故事。”他用锄头在地上画了个圈,“就种在这儿,离窗户近,你在屋里就能闻到花香。”

中午的阳光暖融融的,鱼灼音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上,看谢长晏给腊梅换盆。他小心地把花枝从旧盆里挪出来,剪掉枯根,填上新土,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宝贝。“这腊梅明年能开得更旺,”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等天暖了,搬去窗台,你写报告累了,闻闻花香就不困了。”

下午去供销社时,鱼灼音特意绕到公园门口,买了三个——粉色的给今禧,蓝色的给今朝,白色的留给谢长晏。卖的张大爷笑着说:“昨天你们一家人放风筝,笑得真甜,像这似的。”

接孩子们放学时,幼儿园门口飘着槐花香。今禧举着写生本跑出来,纸上画着满树的槐花,树下四个小人手牵手,旁边写着“我的家”。今朝手里攥着个小布包,递过来时热乎乎的:“老师给的槐花,说带回家蒸糕吃,香得很。”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一家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今禧举着,小辫子上沾着糖霜;今朝牵着爸爸的手,小嘴里哼着新学的儿歌;谢长晏推着自行车,车筐里装着孩子们的画和新买的槐花粉,鱼灼音走在旁边,手里攥着那包热乎乎的槐花,香气混着的甜,在晚风里轻轻飘。

推开家门,厨房里飘出饭菜香,张婶送来的青菜在竹篮里水灵灵的,窗台上的腊梅又开了两朵,香气漫了满屋子。谢长晏系上围裙进厨房,孩子们趴在桌边看画,鱼灼音坐在书桌前,看着墙上的全家福和孩子们的奖状,听着厨房的炒菜声、孩子们的笑声、窗外的风声,忽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日子——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只有寻常日子里的甜,像槐花香一样清润,像一样绵长,像家人眼里的光一样,永远亮堂堂的。

夜色渐浓,煤炉里的火旺着,锅里的槐花粥咕嘟作响。谢长晏把蒸好的槐花糕端上桌,热气裹着甜香扑面而来。今禧咬了一口,糖霜沾在嘴角:“比上次的还甜!有妈妈的味道!”谢长晏给鱼灼音夹了块糕,眼里的笑意比糖霜还甜:“快尝尝,放了你爱吃的枣泥馅。”

窗外的月光亮堂堂的,照在墙上的全家福上,照在孩子们熟睡的脸上,照在书桌摊开的实验报告上。鱼灼音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像被槐花糕填满了,甜丝丝的,暖融融的。她知道,这样的日子会一天天过下去,会有新的槐花开放,会有新的故事发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