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大纲55(2 / 4)

加入书签

在灯下缝补棉袄的样子,顶针在指间发亮,针脚细密得像撒在布上的星星;想起厨房飘出的鸡汤香,砂锅里的鸡腿肉颤巍巍的,一戳就脱骨;想起无数个夜晚,他要么在灯下给孩子们改衣服,要么帮她整理实验数据,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和煤炉的“噼啪”声缠在一起。原来那些被烟火气包裹的寻常日子,早已在岁月里悄悄攒成了星光,亮得能照亮往后的路。

家属院的楼道不知何时修好了,暖黄的灯光一路照亮台阶,再没有之前忽明忽暗的闪烁。谢长晏先把两个孩子抱进屋,今禧还没醒,小胳膊紧紧搂着他的脖子;今朝打了个哈欠,揉着眼睛说“要喝奶奶”。鱼灼音锁门时,瞥见窗台上的腊梅又开了几朵,细碎的花瓣顶着夜露,淡淡的冷香混着屋里飘出的饭菜香漫过来,暖得让人心里发甜。

推门进去,暖意瞬间裹住了全身。谢长晏正在卫生间给孩子们洗手,今禧迷迷糊糊地哼唧着,今朝举着湿漉漉的小手晃悠。厨房的灯亮堂堂的,锅里的糖醋排骨滋滋作响,油星子溅在锅壁上,发出“噼啪”的轻响;竹篮里的青菜还带着水珠,水灵灵的泛着光;窗台上的实验记录本旁,多了个小小的玻璃罐,里面装着孩子们下午在公园捡的鹅卵石,红的、白的、带花纹的,罐口插着两支刚摘的腊梅,香气随着蒸汽轻轻浮动。

“快洗手吃饭,”谢长晏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的槐花纹在灯光下格外清晰,“今天特意去菜市场买了排骨,你上次说想吃糖醋口的,我跟王婶学了做法,尝尝看行不行。”他说话时,锅里的排骨发出“咕嘟”的声响,甜酸的香气漫了满屋子。

鱼灼音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他的腰。他的棉袄里子是新絮的棉絮,蓬松柔软,隔着布料能感受到他沉稳的心跳。厨房的灯光落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投在墙上,像极了孩子们画里手牵手的小人,温暖得像幅不会褪色的画。她忽然想起那句藏在心里很久的话——原来所谓岁月静好,从不是惊天动地的誓言,也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有人在晨光里为你熬粥,粥面上浮着层米油;是有人在暮色里等你回家,自行车把上挂着你爱吃的;是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了藏着甜的诗,让柴米油盐都带着温柔的温度。

窗外的月光悄悄爬上来,像层薄薄的纱,落在晾衣绳上的白衬衫上,衬衫的袖口还别着谢长晏的工作牌;落在书桌摊开的机床说明书上,书页里夹着片干枯的槐树叶;落在两个孩子熟睡的小脸上,今禧的嘴角还微微翘着,大概还在做风筝飞高高的梦。

谢长晏洗完碗进来时,看见鱼灼音正对着台灯笑,手里拿着张小小的画纸。那是他下午在公园帮孩子们捡风筝线时,顺手在烟盒背面画的小画——纸上是一家四口牵着风筝,爸爸举着蝴蝶风筝,妈妈牵着蓝燕子风筝线,两个孩子在中间跳着,天上的星星连成了爱心的形状,旁边还用铅笔写着“我们的家”。

“画得不好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耳朵在灯光下微微发红,“没孩子们画得好。”

鱼灼音把画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实验记录本的夹页里,那里还夹着孩子们画的奖状和上次的全家福。她抬头望进他眼里,灯光在他瞳孔里跳动,像落了两颗星星:“好看,比任何实验数据都好看。”

谢长晏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温柔,像盛着满杯的月光。他走到书桌旁,翻开机床说明书,借着台灯的光看起来;鱼灼音也低下头,在实验总结的最后写下:“项目圆满结束,感谢所有支持与陪伴。”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掠过的风声、屋里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缠在一起,成了这个冬夜最温柔的背景音。

夜色渐深,煤炉里的火还旺着,铁皮烟囱上的毛巾冒着热气。鱼灼音放下笔时,发现谢长晏已经靠在椅背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机床说明书,眉头微微蹙着,大概还在琢磨哪个零件的参数。她轻轻走过去,拿过毯子给他盖上,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带着点凉意,她便把暖水袋塞进他怀里。

台灯的光晕里,腊梅的香气若有若无地飘着。鱼灼音望着窗外的星空,北极星亮得格外清晰,像实验室永远不会熄灭的指示灯。她知道,日子还会像这样一天天过下去,会有柴米油盐的琐碎,会有实验数据的烦恼,会有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吵闹,但只要身边有这样一个人,把所有的温柔都藏在日常的烟火里,那些寻常日子就会像窗台上的腊梅一样,在每个清晨黄昏里,悄悄开出新的花苞,酿出藏不住的甜。

月光越发明亮,透过窗棂落在书桌上,照亮了实验记录本上那句没写完的话:“最好的实验数据,是藏在岁月里的温暖……”

寻常日子里的甜(续)

清晨的阳光是被槐树上的麻雀叫醒的。鱼灼音睁开眼时,谢长晏已经不在身边,厨房传来轻微的响动,混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声,像一首轻快的晨曲。她披衣下床,走到窗边,看见谢长晏正蹲在院子里给腊梅浇水,晨光落在他弓起的背上,把头发染成了浅金色。窗台上的玻璃罐里,孩子们捡的鹅卵石被阳光照得透亮,腊梅花苞又鼓胀了些,像藏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