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 大嫂请帮忙(1 / 2)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啊,但是全部垫高根本不现实啊。”
老齐直接打断孙月荷的话,这姑娘到底是纸上谈兵了。
“是的,我们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全部垫高,耗时耗力,万一后面海水继续侵蚀,等于白用功。”
村支书上前帮腔道。
“那倒不会,这一片海岸线我查过资料,逐年海岸线在下降,也就是说它不但不会继续渗透过来,反而会在未来,这里出现更多的陆地。”
孙月荷图书馆看了四年的书,尤其对淮海这一片的地理、地貌研究得极其透彻,所有知识都在脑子里,随便一拎就能用。
“对对,这个姑娘说的对,最近几年我们也发现海好像往东边移似的。”
村支书接过话茬,他虽然说不出来那么专业的话,但是大白话意思差不多。
“靠近海岸线周边的那边种植上高粱和玉米之类的,然后这一片地势低洼的给它垫高,灌水洗碱,深耕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排灌,种植绿肥等。”
孙月荷计算了下,“快则一年,慢则两三年后,水稻产量就跟普通田地相差无二了。”
这是正常方法,实际上孙月荷用系统给这一片田地进行初步改良,今年秋季小麦就能有百分之八十的产量,明年水稻是肯定会恢复正常。
“哎呀,两三年没关系,只要能治好这片田,我也对得起咱们村子了。”
这个村支书是个实干的,为了村里的产量操碎了心,为此特意向农业局求助,换个不负责任的村支书,才不管这种天生土地问题呢。
孙月荷又把怎么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揉开细说。
等几个中年人都听懂后,连连夸赞,“果然还是你们专家厉害,一来就能给我们解决问题了。”
三人回去的路上,老齐终于忍不住了,“孙同志年纪虽小,能力却是出众,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齐同志过奖了,我就是正好对盐碱地研究的比较透彻,学以致用,其他问题可没有你们有经验的。”
孙月荷非常谦虚,农业这个领域那么宽广,学起来也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不是她有先机,哪里有老师傅们有经验的。
“唐主任,前面的道路口帮我放下来吧,等下我就直接回家了。”
孙月荷本来就是挂名在农业局,第一天来报个到,结果就下乡解决问题去了。
“好的,小孙同志,你周一、周三过来就行,如果有大问题出现,找你就给你调班。”
唐主任今天带着孙月荷初战告捷,心头高兴得很。
“小孙同志在搞任务试验田对吧?”
大家都是天天去局里报道,有事就下乡,孙月荷这个特殊岗位之前领导提过一嘴,老齐都没放在心上,这会对孙月荷改观后,才想起来。
“是的,小孙同志在农大一直研究二系杂交水稻的,现在学校那边工作她移交给别人了,但是她并不是终止了这个研究,而是带着上面给的任务,在她那边村里继续研究二系杂交水稻。”
这是上面抽调孙月荷过来,一并通知下来的,必要的时候还要以孙月荷的试验田为主,局里工作为辅。
“后生可畏啊!”
老齐这人性子耿直,平时很难说谁的好话,但是他又是个非常尊重种田的老同志,自此对孙月荷各种推崇,也帮了不少孙月荷的大忙。
“月荷去哪玩了啊?这丫头皮肤是真白啊,怎么也晒不黑,不像我们这老皮,晒得像黑鬼似的。”
“去县里办点事,我这回头天天晒也黑的。”
孙月荷笑嘻嘻地跟田里的大婶们打招呼。
也是奇怪,她对上海那边的爱都没有对这个村子的爱浓,姜建国就说后悔让妹妹下乡了,妹妹的心直接丢在上围村,找不回去了。
孙月荷归结为这个身体对上围村爱的深沉。
“月荷,我家这个水稻好像发黄,你帮我来看看呢。”
二奶奶站在水稻田里拔草,看到孙月荷,连忙求助。
“好的,我马上来。”
孙月荷裤管一挽,直接走向二奶奶。
等给二奶奶看完,告诉她问题所在,并且怎么解决后,别的田里也喊她。
一圈子下来,孙月荷的裤脚上全是青草汁液。
“哼,这死丫头没回来之前,就好像大家田里没问题似的,一回来什么都找她,她是万事管不成。”
孙大妈拽着手里的杂草,听着一个个在那喊孙月荷,气不打一处来。
“人家这是有本事,而且她又热心肠,不然凭什么免费帮忙解决问题啊?”
刘菊看着婆婆那张嫉妒的丑脸,简直想yue。
“月荷,等会空了过来帮堂嫂田里看看啊?”
“好勒,等会来。”
听见刘菊的喊话,孙月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