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尝菜色(1 / 2)

加入书签

“先说这第一层的家常小菜和瓜果糕点吧!”邹氏提议道。

刘沂派人给两人各自倒了一杯浓茶,饮了一口,这才悠悠说道:“说是家常小菜,可若真的同平日家中无异,又如何吸引旁人花钱就饭呢?”

于是,她便命府中的厨娘立刻把昔日自己钻研的菜色一一做了出来,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就见堂屋中的木桌上端上了整整一桌子的新鲜菜。

“表嫂,请尝尝!”刘沂热情地就把邹氏拉到了桌前。

因着是公事,邹氏也不欲客套一番,直接拿起一双筷子,随意地就夹起了面前离自己最近的那盘鱼鲊。

如今虽入了秋,可气候还是有些炎热的,而这鱼鲊则是时下流行的凉碟。

邹氏刚把一小块鱼鲊放入口中,还未咀嚼,舌尖便舔舐到几分鲜辣之感,也是奇了!再细细品味起来,果然和平常的粗糙咸肉之感大相径庭,越咀嚼越觉得鲜美,连平日里的细小鱼刺也似乎消失不见了,邹氏不必太过注意,便能轻松下咽了。

瞧着她轻松回味的神情,刘沂心知邹氏定然是满意的,便为她解释开来:“此菜做法首先需得取鲜活鱼三四条,宰杀干净,里外抹盐,再将鱼鳃和鱼嘴里塞些姜片和麻椒,腌上一天,铺到砧板上,用布包住。表嫂切记,还得压上几十斤重的青石板,除去多余的血水,待到第二天剁去头尾,剔去骨头,将鱼肉片下来,码入坛子,用米醋、食盐、花椒、陈皮拌匀,再倒进烧熟的芝麻油,封坛七日即成,之谓鱼鲊。”

“安乐你连小小的鱼鲊都吃的这样精细!”邹氏忍不住赞叹道,这法子还是有些复杂的,没想到眼前的华贵女子竟能了如指掌。

刘沂面带微笑,多亏了前世多年厨艺的锻炼和应试的教育,让自己对这些美食的做法格外的敏感和清晰!

下一道品尝的小菜则是之前刘沂带到岷江去的果冻豆沙糕,邹氏小尝了一块,糕体不仅软糯糯的,更是弹滑异常,至于豆沙馅儿嚼起来更是没有一点沙沙的感觉,仿佛天生就是如此细腻似的,全然是绵绵的甜味儿和浓郁的茶香!

“这可算不上普通小菜!”邹氏摇摇头,表示对此糕点的极大认可。

“表嫂应该也品出来它的浓郁茶香了吧!”刘沂说着,便介绍起此糕点的与众不同之处,她是选用炒茶叶来制作糕点的材料的,“我用惯了色泽翠绿、香如幽兰的庐州茶,表嫂若是开铺子,便可依一二三层的不同将其糕点中的茶叶品质提升上去。”

邹氏点头称是,默默在心底记下了。

之后,邹氏又品尝了看似简单的葱花面和鲈鱼汤。

那面条的分量本就不多,看起来零零散散的分布在汤碗里,面汤也清清淡淡的,几乎连点油花都看不见。面汤上面撒着些零碎的葱花,简直不要更简单,闻着也只有一股淡淡的鸡汤味儿。但就是这样一碗普通至极的面,愣是让本来不饿的邹氏心中升起了一股异样的饥饿感,瞬间就食欲大开。

至于鲈鱼汤呢,就更是如此,汤中的鲈鱼剃去了鱼骨,反而被片成一片又一片的,夹起一块,都似乎嫩得快断了似的!

“表嫂,还有这个!”刘沂说着就为一旁的邹氏捧上了一小壶酸梅汤。

眼前虽是一汪紫水,但邹氏对刘沂佩服得很,不疑有他自是缓缓饮下,在饮下的间隙,她首先便是觉得清凉爽口的很,再细细一品,初始是酸的,再品是甜,细咂摸,又回到了酸,可它还是裹拌着一缕缕的甜丝儿。酸酸甜甜,仿若琼浆玉露,如舒缓悠长的瑟瑟琴声一般,刹那间就把人的心火给浇灭了,只留下唇嘴间的丝丝余香。

“好酒!”邹氏实在是喜欢得紧,忙又饮了一口。

刘沂笑得开心极了,连忙纠正道:“这可不是果酒!表嫂,它叫酸梅汤。最是物美价廉了,泉林山庄满山的都是杨梅果子。”

邹氏也未有羞涩之意,很是大方地说道:“如此就是妇女儿童也饮得,若真是售卖于酒楼,定会大受欢迎的!”

于是,她又同刘沂因着杨梅进货一事,边吃其他的家常菜,边细细商讨开来。

在她二人谈论之际,刘沂府上的厨娘们又做好了更多的菜式,很快就端了上来。

供货的事情聊得差不多了,刘沂从盘中夹了一片递到了一边坐着的关山侯夫人邹氏的碗中。

“表嫂,这是安乐自己新作的‘凤求凰’。你可是第一个吃到的呢!”

“这倒是个很特别的名字。”邹氏说完就咬了一口,嚼了嚼只觉得一种绝妙的滋味在唇齿间迸发开来,仿佛入口即化一样,新菜品带着梅子的酸加上蜂蜜的甜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咸味,三者之间不但毫不冲突,反而互相衬托,更使得滋味奇妙了许多。

“再尝尝这个。”未等邹氏点评,刘沂又忙不溜地掀开了另一道菜的盖子,只见盘中立着一个完整剥皮的橙子,扑鼻而来的是橙香和蟹肉混合的香味,还带着少许猪油的香气。

一旁伺候的婢女帮刘沂把橙子的顶部拿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