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恐作乱(2 / 2)

加入书签

那吴王手上占了铜矿和盐田的资源,已是天下一等一的富庶,却因着儿子刘贤早年被陛下失手砸死,与朝廷早就有了嫌隙,不光大肆养客,更是私蓄兵马,现在他又与受罚的楚王心有默契,想来所图甚大……”

半晌后,刘沂消化着大量信息,仔细思索着陈情的逻辑之处,缓缓开口。

“从政治上来说,若那吴王打出造反的旗号去对抗朝廷削藩,就是不合法理的。因而,吾猜测,贼人若是撺掇诸王谋反,约莫会打着‘清君侧’的名号。”

宋钰赞同地点了点头。

“当然,即便吴王楚王‘清君侧’等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大家也不傻,他们挟私报复的成分很清晰,政治上是不正义的。”

顿了顿,刘沂又开口道:“再者,因着吴王乃为大梁高祖兄长的儿子,不是直系血脉,如要造反,他也未必能游说成功其他诸王,这就是不合礼教的。”

宋钰眼光一亮,继续聚精会神地听着。

“再加上先帝与陛下多年来苦心孤诣地经营大梁,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臣民是广泛支持和认同朝廷的。如若吴王等诸侯谋反,他们是处于政治被动局面的,最多初期声势浩大,必是得不到广泛响应的!”

“公主说得极是!”宋钰难掩激动之色,郑重地给刘沂作了个揖,补充道:“听闻吴楚二王颇为倨傲,想来即便是合谋,也必在行动方案和物资分配上难分主次。更何况朝廷如今兵马粮草充足,又有骁勇善战的周冠将军坐镇,即便是作乱,朝廷又如何不能应战呢!”

刘沂赞许地点点头,心中满是欣赏。

翌日,安乐长公主与堂邑侯一同进宫面见景帝。二人将此间情景细细分说,景帝大骇,立招人和探虚实。

在猜测得到验证后,朝廷上自是乱成了一锅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