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先礼后兵,坐而论道(4 / 4)
展。
无论人之初,本性是善是恶。习相远,性乃迁,一定是事实。
俗世的生长环境,对一个人本性的塑造,影响太大了。
有道德约束,从小便晓得道德才是正确、是好。
小恶之人也会变成谦谦君子事实上,每个人都不可能生而君子。
欲要证道之人,都得斩三尸,三尸就是三大恶欲。
吾辈道人避免不了恶念,关键是要清楚认识到什么是恶,如何避开恶。”
小羽好奇道:“在一个没有道德约束的世界,有没有斩三尸?要如何斩三尸?”
侏儒沉吟道:“一切法,皆源自自然大道;一切修行之法,皆遵循自然大道。
如果一个世界的‘天道’,不曾对修士提出符合人道的道德要求。
修士依旧可能创造出斩三尸之法。
毕竟,要合道,必须从肉体到元气,从元气到灵魂,都至纯至净。
稍有‘杂质’,便无法与道合。
纯阳仙气,是元气的纯化;斩三尸,是精神意志的纯化。
只要能达到纯化的目的即可,未必一定要斩‘恶欲’。
可能,会有修士斩掉‘善欲’,无情无爱,绝情绝性,是为‘无情道’或‘杀戮道’。还可能斩掉其余欲望,纯化一种欲念,导致那种欲念格外强大。
对吾等盘古修士而言,这类存在便是‘魔’。”
小羽若有所思道:“如果魔也是合道而生,只是走了极端之路,那除魔卫道,卫的是什么道?”
侏儒昂声叫道:“天有天道,人有人道,我心中也有自己的道!
除魔卫道,卫的就是道德世界中,我内心的正道。”
叫了一声,他又意味深长道:“先前太师说,天命顺乎自然,强行干涉,甚至用阴谋诡计害人,则落了下乘。
贫道十分赞成。
但贫道还要说,太师这话有些片面了。
我辈道人自然该顺天应命,可如果‘天’不从人愿,便要有以身入劫,除魔捍卫‘我道’的觉悟。”
俗话说,盛世和尚开门,乱世道士下山。
和尚讲究听天由命,静静等待因果报应发作,一切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之事,都是因果报应,不用挣扎拼命。
道士也说顺天应命,要替天行道,但道士还说——人心即天心,我道即天道。
太平盛世时,没有大到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用和尚之法教育(麻痹)民众,日子囫囵过下去;遇到乱世,和尚不顶用了,当有革故鼎新、改天换日之决心。
所以,道家一直都是造反的祖宗,一句“伐无道”,贯穿华夏人族的历史。
侏儒是个“道人”,现在认可了羽太师的资格,才跟她有商有量;若谈崩了,商量不下去了,那就干吧!
谁赢了谁就是顺天应命。
他是有种觉悟的,所以他曾让徒弟去华山弄死羽凤仙。
他的确斩三尸,斩除了执念,但他的“道心”只会因为执念、杂念消除,而变得更加澄澈清明。
小羽明白,会谈已经到了尾声,现在该她表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