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o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 / 3)

加入书签

温体仁冷冷看着周廷儒的值房。

三天,三天了!

这周矮子还在等什么?

三天前的豪情壮志呢?

怂了?还是在憋什么坏屁?

难道真要老子推他一把?

值房内,周廷儒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老狼,来回踱步。

三天了。

温体仁那老狐狸天天在他耳边拱火,可就是不出头。

东林那帮清流,一个个眼高于顶,指望他们?

还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

吴孟明倒了,他在宫里的眼睛瞎了一只。

朱启明那个面具男,像一座冰山压在他心头。

等?

等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拼死一搏!

大不了鱼死网破!

他周廷儒,也不是吃素的!

周廷儒猛地停住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他不再犹豫,快步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素笺,抓起毛笔,蘸饱了浓墨。

“臣礼部右侍郎周廷儒,冒死劾奏:查得御前红人、靖虏将军朱启明,恃宠而骄,罔顾国法……”

笔尖在纸上飞快游走,字迹潦草而狰狞。

“结交内侍王承恩、曹化淳,内外交通,妄图把持宫禁!”

“僭越礼制,面圣不除面具,行迹鬼祟,其心难测!”

“干预朝政,以武夫之身左右献俘国典,乱我朝纲!”

“其心叵测,恐有王莽、董卓之志,请陛下明察,以防祸起萧墙!”

写完,他放下笔,胸膛剧烈起伏,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他唤来心腹书办,将写好的密函塞过去,压低声音吩咐:“将此信,送至都察院河南道御史张霖府上!

请他连夜润色,明日早朝前,务必递入通政司!

记住,机密行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小的明白!”

书办揣好密函,躬身快步退下。

前脚刚走,后脚值房的门就被敲响了。

“笃笃笃。”

温体仁那张笑面虎的脸探了进来。

“周兄,还在为部务劳心?哎呀,这都什么时辰了。”

他一边说,一边不请自来地走了进来,目光迅在周廷儒案头一扫。

那张墨迹未干的纸上,隐约可见“冒死劾奏”

几个字。

温体仁心中冷笑,脸上却故作惊讶:“咦?周兄这手书,笔力遒劲,似有金戈之声啊?这是在写什么雄文?”

周廷儒心里咯噔一下,不动声色地用一沓公文盖住草稿,强自镇定:“温兄说笑了,不过是些寻常部务。

温兄此来何事?”

“哦,也没什么大事。”

温体仁踱着步子,状似无意地说道,“方才在廊下,听闻些风声。”

他顿了顿,看着周廷儒的眼睛。

“陛下对厂卫新任命的那位李指挥使,似乎颇为倚重,令其全力整顿,深挖积弊……”

“啧啧,这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第一把火,会烧到何处啊?”

此话像一道闪电,精准劈中周廷儒最敏感的神经!

李若链!

那个面具男一手提拔上来的鹰犬!

他一上台就拿吴孟明开刀,罪名是“勾结外臣”

下一步顺着这条线,定会挖到自己头上!

周廷儒脸色瞬间又难看了几分,刚下的决心,又蒙上了几分恐惧。

温体仁将他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心中冷笑,继续添柴:“唉,多事之秋啊。

有些人根基深厚,枝繁叶茂,风吹雨打,或可无虞。”

他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叹了口气:“就怕,就怕那些根基稍浅,又恰好挡了某些人路的……”

这话说得,就差指着周廷儒的鼻子骂了。

周廷儒被恐惧和愤怒烧得理智全无,脱口而出,带着一股狠劲:“哼!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我周某人也不是泥捏的!”

话音刚落——

“大…大人!

不好了!

天塌了!

!”

周廷儒那个刚派出去的心腹书办,竟跌跌撞撞地又冲了回来,脸色煞白如纸,声音哆哆嗦嗦!

“慌什么!

成何体统!”

周廷儒和温体仁同时厉声呵斥。

书办“噗通”

一声跪在地上,语无伦次:“刚…刚得的急报!

宣大,大同府…出大事了!”

“范家!

王家!

靳家!

晋商八大家……全…全完了!”

“被新任督师卢象升……带兵给抄家了!”

“啪嗒!”

周廷儒手中的毛笔应声掉落,在公文上溅开一团刺目的墨点。

他猛地站起,身体剧烈地晃了晃,一把扶住桌案才勉强站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