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再谒天祚帝(2 / 4)

加入书签

上各种高级材料的装饰,如翟羽、幰衣、丝络、夹幔等等,以及纱窗、虚匮、香炉、香宝,画梯、推竿等等。也亏得辽国的使者知道他们皇帝眼下的心思,想法子贿赂了大宋议礼局,终于讨来了五辂的图样复本。

大辽也不缺工匠,有了图样,就能仿造。于是,天祚帝也能用上了豪华霸气的御辇。

萧奉先为了真正地提升天祚帝的在出行过程中的舒适感受,除了效仿大宋的宫廷文化,改造引入各种精美生活用具之外,还大幅度地增加宫帐内外宫女侍从的数量。

如此一来,天祚帝在捺钵营中的生活体验自然是显着提升。虽然因此带来各项开支与花销的大范围上升,但是萧奉先同样会用大宋宰相蔡京劝赵佶的那套理论来说服天祚帝:“陛下贵为北方天下之主,这些一点点花销根本就不值得计算,否则又怎么能对衬得了陛下今天的威名呢?”

而且,对于大辽原本进行四时捺钵的本意,萧奉先更进一步地说:“捺钵本就是为了震慑四方,只有看见大辽皇帝如此威风与豪华的排场,前来朝拜的属国及部落代表才会真正地产生出敬畏之心!”

于是,天祚帝深以为然,并赞赏萧奉先实在是他执政的肱股之臣、治世的不二之才。

谁又能知道,得到皇帝信任的萧奉先,便由此带着各级属下,开始横征暴敛、肆意索要、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既赚足了个人的好处,又蓄养起了一大批跟着他卖命的党羽手下。用心地在皇帝的周围织起了一张旁人极难接触并进入的大网。

在这张大网之中,皇帝能看到的,都是他想让皇帝看到;皇帝能听到的,依旧还是他希望让皇帝所听到的。

而在今天,萧奉先还特意换下了御辇原先的车夫,却是由他亲自为天祚帝执缰。

因为今天皇帝驾临捺钵营,特意在捺钵营地的入口处恭迎的人,包括有每年到此时都必须赶来的长春州以及东京道等地的主要官员,还有东部的完颜部、黄龙府部、达卢古部的女真首领,北部的室韦人部落首领;除此之外,今年高丽国因为是新国王继位后第一年,还特意派遣了特使来到这里进行特别朝贡。

萧奉先作为先期到达这里准备的大臣,自然对此十分熟悉,便由他站在御辇前,一边行进,一边指着道路两边纷纷行礼的众人向天祚帝介绍。

“陛下,前面跪着的那位汉将,便就是此次春捺钵专门负责外围守卫的东北路统军使徐三,他也是微臣一直向陛下推荐过的不可多得之才!”当御辇行进到秦刚面前的时候,萧奉先恰到好处地特意推荐道。

“徐三?朕对此人似乎还有点印象。”天祚帝微微地点点头,“可是混同郡王西征时提拔推荐过的那个汉人?”

“正是!臣在东京道与他共事,知其虽为武将但却颇具文才,此次陛下提议要在头鱼宴上办一场诗会,臣就想起了他。”萧奉先知道如何能在三言两语间让皇帝对他的推荐产生兴趣。

果然,天祚帝微微抬了一下身子,侧身又看了看已经走过的车后,便道:“听得国舅的话,朕倒有点兴趣,等会儿省方殿好了后,你就去把他叫来,正好朕要对明天参加诗会的人有点交待。”

萧奉先大喜,没想到自己原先只是想得到皇帝首肯,让秦刚可以参加头鱼宴上诗会,却没想到皇帝还同意提前见他。

萧奉先便招手叫过随从,让他赶紧去通知秦刚,立即准备见驾。

草原上的人搭建帐篷的水平十分娴熟,哪怕是皇帝行营如同宫殿一般地庞大复杂,在精密完善的先期准备之下,天祚帝的帐篷行宫搭建得极为迅速。

半个时辰之后,天祚帝已经坐在一切完毕的省方殿大帐篷里开始接见君臣了。只是这次并非是正式召见,见的都只是跟随他从上京过来的近臣以及萧奉先特意安排的“关系户”,比如东北路统军使徐三。

秦刚这次是第二次面圣,上次同样也是在捺钵营地。两次相比,今天的现场由于刚完成准备不久,在流程上显得有点随意。但是这次的殿帐内部,却是明显增加了各种各样的富丽堂皇的装饰,以往只是为了简单掩盖皮毛腥膻味的香水,现在也更换成了更典雅、更昂贵的薰香,就连走在脚下的地毯,都比之前要厚软了许多。

秦刚被萧奉先引至正殿中央,此时距离他前面只有七八步远的地方,放置着一张豪华精致的卧榻,上面装饰了极多的珠宝金银。天祚帝正懒懒地侧躺在上面,跪在他脚边的宫女为他进行捶腿疏松,想必是为了疏解之前长途跋涉的辛劳。

算上之后登位的赵佶,秦刚前后共见过三位皇帝,而且都是少年天子,彼此都与他的年龄相近。眼下,天祚帝登位已经六年,脸上也已有了北方契丹人特有的粗犷之色。当然,更有着因为极少外出、久居宫室之中而来的那种白净气息。

看到走上前来的秦刚,天祚帝因为萧奉先的推荐,便直接招手道:“今天不是什么正式场合,都是国舅引见的几名年轻俊杰,就是来陪朕说说话,不必拘谨,也不必多礼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