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英国与扶贫搬迁(3 / 3)
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许我们的后代能过上好日子。能吃饱饭,能上学,能有自己的大片土地。”
教堂里安静极了,只能听到外面风吹过破窗户的呼呼声。
终于,一个抱着婴儿的年轻父亲开口了:“村长,必须都搬走吗?要是有人不想去呢?”
谢尔盖摇摇头:“不是必须的。愿意留下的可以留下。就比如我,“他自嘲地笑了笑,“都六十岁了,一把老骨头,可经不起长途颠簸。我是不打算去了。”
“不过,”他的表情严肃起来,“作为你们的长辈,我还是要劝一句:最好是搬迁。这是个机会,可能是我们这辈子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如果真有人要留下,政府也同意。不过名额有限,只能留二十户。”他顿了顿,“听说是要留人维护空出来的房子,这里可能会搬来新居民。”
“新居民?”有人困惑地问,“我们搬走了,又搬来别人,这换来换去的有什么意义?”
谢尔盖摊开双手:“上面的想法,咱们哪能全明白?也许是想让不同地方的人互相带动发展吧。”
“好了,今晚大家都回去商量商量。跟家里人,跟亲戚朋友都说说。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再来投票。愿意走的走,愿意留的留,谁也不强迫谁。”
人群慢慢散去,但讨论声却越来越热烈。有人已经在盘算着二十公顷土地能种多少小麦,有人还在担心异乡的生活,有人则在考虑是否要赌这一把。
铁匠斯坦尼斯瓦夫走在最后,他回头看了看教堂旁边的墓地,那里安葬着他的父母和祖父母。月光下,简陋的木十字架投下长长的影子。
“爹,娘,”他在心里默念,“要是你们,会怎么选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