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拿破仑的统治基础与攻城炮(2 / 3)

加入书签

法军摩泽尔河军团。奥普联军乘胜追击,兵锋又再次直指梅斯要塞。

奥地利援军,由15万人组成的第14军团指挥官约翰·弗里德斯上将此时已经站在临时指挥部的高地上,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梅斯要塞。

这座曾经的坚固堡垒,如今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只待宰的肥羊。要塞的城墙上还能看到前不久法军攻城时留下的弹痕,许多地方的石墙已经坍塌,工事破损严重。

法国工兵们现在还在紧张地修补,但进度明显跟不上奥地利大军逼近的速度。

“将军阁下,普鲁士第14军和第56师的指挥官到了。”副官低声提醒道。

约翰转过身,看到两位普鲁士军官正朝他走来。莫尔新中将和海诺少将的军装上还带着围困时的尘土,但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许多。这几天奥地利人的慷慨让他们感到意外——不仅提供了充足的补给,还直接拆了两个师来补充他们的损失。

“诸位,请坐。”约翰上将示意他们在地图桌前坐下,语气就像对待自己的部下一样自然,“先生们需要到后方修整吗?还是愿意和我们一起去教训这些法国佬?”

莫尔新中将毫不犹豫地回答:“将军阁下,我的士兵们已经迫不及待要报仇了。那些该死的法国人让我们在萨尔布吕肯受了不少苦。”

“很好。”约翰上将满意地点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根据我们的侦察,梅斯现在有大约22万法军,指挥官是佩里戈尔上将。我现在手上加上你们还有18万军队,后续,还有十万奥地利士兵在赶来,加布伦茨将军派来了援兵。这样是28万对22万,但是...”他顿了顿,露出一丝冷笑,“法国溃退下来的逃兵已经把我们的消息带进了城里。恐慌正在蔓延。”

与此同时,法军的佩里戈尔上将站在要塞的高处上,用望远镜看了看不断在各处出现的奥地利军队,心情沉重到了极点。

摩泽尔军团在攻克梅斯后本应该进行必要的休整,但拿破仑三世的电报却要求他们“在有能力的条件下”继续扩大战果。这个该死的措辞!如果不执行,岂不是承认自己没有能力?于是摩泽尔军团匆匆补充了一些新兵就去围攻萨尔布吕肯,结果遭遇惨败。

“将军,第三次电报还是没有回音。”参谋官低声汇报。

佩里戈尔苦笑了一下。他已经给巴黎发了好几封求援电报,起初还能收到一些模糊的回复,后来只剩下“坚定守住”四个字,再之后,就彻底没了消息。

难道巴黎,出乱子了?

约翰·弗里德斯的包围战术简单而有效。他不急于强攻,而是稳扎稳打,先用主力部队封锁了梅斯的东、南、西三面,只留下北面的缺口,那是留给即将到来的普鲁士援军的。当最后一支法军撤进要塞后,包围圈开始收紧。

“炮兵部队准备好了吗?”约翰上将问道。

“60门280毫米臼炮已经全部就位,将军。”炮兵指挥官骄傲地报告,“这可是克虏伯和斯柯达的联合设计的杰作,专门为拆除工事而设计的。”

这些被称为“拆迁者”的巨炮全重约15-20吨。射程可达8-10公里,炮管长度约为口径的12倍,需要专门的牵引车运输。炮管粗大,专门发射高弧线的炮弹,可以越过城墙直接轰击内部目标。采用后装填设计,配备液压复进机构,装填流程较为复杂,整个流程要15分钟——但威力惊人,在实验中一发炮弹就能摧毁一座坚固的小堡垒。

11月20日清晨,炮击开始了。

奥地利炮兵阵地上,炮兵指挥官举起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梅斯要塞。他身边的参谋正在用六分仪和新颖的测距仪(一家奥地利企业在弗朗茨举办的光学大赛上提出的产品,获得了投资,生产的第一代产品)精确计算着射击诸元。

“3号炮位,方位角调整到127度,仰角52度。”参谋官大声报告着数据。

在3号炮位上,一门巨大的280毫米臼炮静静地蹲伏在特制的炮架上。

“开始装填!”炮长一声令下。

四名身强力壮的装填手操作着手摇式起重机,将一枚重达300公斤的炮弹缓缓吊起。炮弹呈椭圆形,弹体上清晰地印着的标记。另外两名炮兵小心翼翼地引导着炮弹对准炮口,整个过程需要极其精确,稍有偏差就可能损坏膛线。

“慢一点,再慢一点!”装填班长紧张地指挥着。

炮弹终于装填到位。接下来是发射药的装填——六个丝绸药包被依次送入炮膛,每个药包重8公斤,里面装着最新配方的无烟火药。

“装填完毕!”炮长报告。

那名上校看了看怀表,这个炮组整个装填过程用了13分钟,比训练时快了2分钟。他满意地点点头,举起手臂。

“预备——放!”

炮长猛地拉动击发绳。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整个大地都在颤抖。橙红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