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法国大势急转直下(2 / 3)
建立一个永久性攻守同盟来自卫。那不勒斯王国的力量据说就牵扯在里面。
在皮埃蒙特地区,复辟派的力量最为强大。虽然萨伏依王室被软禁在巴黎,但打着王室旗号的各种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既有真心复国的贵族,也有不少投机分子和骗子,在被骗多次之后,许多有实力的贵族和资本家选择观望,不愿轻易下注。
10月28日,都灵终于爆发了起义。八里桥伯爵等来了他期待已久的战斗,但手中只有2万7千人——这是他放弃大部分城镇,集中所有机动兵力的结果。面对5万多起义军,形势并不乐观。
11月1日,决战在都灵东北的基瓦索打响。安德烈·贝拉诺瓦男爵率领的起义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战斗力低下。经过一天激战,法军伤亡6780人,起义军损失14000余人。
八里桥伯爵取得了战术胜利,他也试探出来这支起义军果然水平很差,自己这支大部分是新兵的部队都能打出个一比二战损比来,可惜,自己最大的问题还是兵力不足而且缺乏骑兵,缺乏骑兵这个太致命了,在意大利北部的平原地带,没有骑兵就无法扩大战果,更无法有效追击溃败的敌人。事实上,如果有一支三千余人的骑兵部队,夏尔伯爵有自信能完全击败这支起义军。
没办法,最后,法军的弹药和补给已经见底。八里桥伯爵不得不下令向西撤退,准备退入萨伏依山区固守待援。疲惫不堪的法军拖着沉重的步伐向马蒂尼方向撤退,士兵们已经两天没有吃过热饭了。
就在这时,前方的侦察兵带来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
“总督阁下,前面发现大批敌军。是...是奥地利的部队。”
八里桥伯爵夏尔感到血液一下子涌上头顶,又瞬间冰冷下来。他抓住侦察兵的肩膀:“你看清楚了?多少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算奥地利人出发进攻法属意大利地区,也不可能绕过在亚历山德里亚边区的岗哨。”
“至少两个师,阁下。”侦察兵喘着粗气,“我们在前面发现了他们的前哨。灰色军服,双头鹰军旗,绝对是奥地利正规军。他们...他们的炮兵已经在展开阵地了。那些该死的155毫米榴弹炮,至少有三十门!”
参谋长布朗上校的脸色变得煞白:“完了,我们被包围了。东面是意大利叛军,西面是奥地利人,我们成了瓮中之鳖。”
年轻的参谋德拉图尔上尉这时候却突然一拍脑门:“我想到了,总督阁下!肯定是我们集中机动兵力的时候被奥地利人的特务发现了。他们可能是沿着北方山区过来的——那里山高林密,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侦察兵监视。而且奥属亚历山德里亚边区那边我们就不到一个营的部队,很可能电报没发出来就被全歼了。”
“冷静。”
法属意大利地区总督夏尔伯爵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住声音的颤抖。
但他心里明白,德拉图尔说得对。奥地利人的情报工作向来出色,他们在意大利北部经营多年,眼线遍布。自己这支疲惫之师的一举一动,恐怕早就在敌人的掌握之中。
“该死的维也纳骗子!”布朗上校忍不住咒骂,“什么只保卫德意志地区,外交上的鬼话果然是不能相信的。”
八里桥伯爵强作镇定,但握着马鞭的手在微微颤抖。奥地利人终于出手了,而且选择了最致命的时机。他的部队已经筋疲力尽,弹药不足,士气低落,如何能够抵挡奥地利正规军的进攻?
“传令下去,”总督夏尔伯爵咬着牙说,“全军停止前进,就地构筑防御阵地。把所有的大炮都拉出来,准备...”
“总督阁下!”又一个侦察兵飞驰而来,“奥地利人派了使者过来,说要见您!”
夏尔愣了一下。按照常理,对方占据绝对优势,应该直接发起攻击才对。派使者?难道是来劝降的?
“让他过来。”夏尔伯爵整理了一下军服,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自若。作为法兰西的将军,即使是在绝境中,也要保持应有的体面。
十五分钟后,一位身穿奥地利军服的少校在法军士兵的陪同下来到了伯爵面前。这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军官,褐色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灰蓝色的眼睛透着精明。
“八里桥伯爵阁下,”少校用流利的法语说道,同时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我是奥地利北意大利军团参谋部的吉尔伯特·戈尔施因少校。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殿下派我来向您转达他的问候。”
夏尔冷冷地回礼:“少校先生,如果贵军是来劝降的,那就请回吧。法兰西军人宁死不降。”
吉尔伯特少校微微一笑:“阁下误会了。大公殿下派我来,是希望与您做一笔交易。”
“交易?”夏尔瞪大了眼睛。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如果他是对面的奥地利指挥官,这时候就应该火炮齐射,一举歼灭这支疲惫不堪的军队。
“什么交易?”伯爵警惕地问道。
吉尔伯特少校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公事公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