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奥布战争爆发(1 / 4)

加入书签

1872年3月8日,奥地利帝国在德兰士瓦共和国北部和西北部边境地带悄然完成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军事部署。

这支总数达到5万5千人的庞大军队中,有3万5千人是以移民、商人、矿工等各种身份潜入的,他们在过去的六个月里陆续渗透进入该地区,建立了秘密营地和补给站。

反正在德兰士瓦共和国眼里面,奥地利表现出了明显的敌意,他们派遣了两万人的部队在北方边境,同时有大概五千名混入奥地利北方移民里面的士兵,不过他们低估了混入的数量。

而其中的王牌,是那两万名从奥地利本土调遣而来的精锐正规军。

这些正规军的装备水平远超奥地利在东非和马达加斯加的殖民地驻军。

每一名士兵都配备了从瑞士诞生的维特利步枪。

这种步枪于1867年被瑞士军队采用,是欧洲最早的管式弹仓步枪之一。它采用10.4毫米弹药,配备12发管式弹仓,使用栓动式枪机。有效射程约为600米,最大射程可达1000米,在300米内具有良好的精确度。

相比普鲁士军队使用的德莱赛步枪,维特利步枪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它拥有管式弹仓,可以连续射击12发而无需频繁装填,而针击枪是单发装填;其次,维特利步枪采用金属弹壳,密封性更好,在潮湿环境下的可靠性远超使用纸壳弹药的针击枪;再者,栓动式枪机比针击枪的针刺击发系统更加坚固耐用,不会出现击针断裂的问题。

训练有素的士兵使用维特利步枪每分钟可以保持8-10发的持续射速。

奥地利正规军每个步兵排除了常规的四个步枪班外,还配备了一门60毫米轻型迫击炮,由专门的炮组操作,能够为步兵提供曲射火力支援。

每个排都有一个装备了最新式火焰喷射器的喷火兵班,这种武器在近距离战斗和攻坚作战中威力巨大。

此外,每排还配属了一个由6名精锐射手组成的狙击班,他们使用的是装配了奥地利制造的4倍光学瞄准镜的特制维特利步枪,在500-700米距离上能够精确击中人体大小的目标。

火炮是奥地利军队在过去十年里重点发展的项目,绝对属于强项。按照其独特的编制体系,军级单位配备有完整的火炮师,每个步兵师配属火炮旅,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一个标准的奥地利火炮师下辖3个火炮团,每团装备36门火炮,全师共108门。师属火炮旅则装备72门火炮。

主力是克虏伯公司生产的C64型后膛炮,这种火炮射程达到4000米,射速每分钟6-8发,采用了先进的楔形炮闩设计。重型火力则由奥地利维也纳兵工厂与克虏伯公司联合研发的改进型“毁灭者”155毫米榴弹炮承担,这种火炮最大射程6500米,发射的高爆榴弹能够在30米范围内造成毁灭性杀伤。而专门用于攻城作战的210毫米臼炮虽然射程较近(仅3000米),但其发射的重达90公斤的炮弹能够轻易摧毁坚固的防御工事。

另外奥地利正规军还有独立火炮师这一特殊编制。这种部队直属于集团军司令部,装备数量是普通火炮师的1.5倍,拥有162门各型火炮,其中包括24门远程加农炮,专门用于反炮兵作战和远距离精确打击。

每个骑兵师编制4000-5000人,分为2-3个骑兵旅,每个旅下辖2个骑兵团。除了传统的军刀和卡宾枪外,每个骑兵连还配备了2挺改进型号加特林机枪,安装在特制的马拉战车上,能够在机动中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骑兵师还配属了一个由24门轻型骑炮组成的骑炮营,这些3磅快速炮能够跟随骑兵快速机动,为其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

为了满足高强度的作战,奥地利在边境地带以及稍远的后方,秘密建立了12个大型补给基地,储存了足够支撑4个月高强度作战的弹药、粮食和医疗物资。

为了保密,所有物资运输都在夜间进行,并百分之百使用奥地利人作为向导和搬运工,以降低被发现的风险。

...

而在刚刚和奥地利合并的奥兰治自由邦,弗朗茨安排了大概3万7千名部队,这支混合部队中,1万2千人是从奥地利本土调来的精锐正规军,主要是第7山地步兵师和第12轻步兵师的精华部分。剩余的2万5千人则是从东非、马达加斯加等殖民地抽调的殖民军,以骑兵为主,虽然装备和训练水平不及正规军,但他们更适应非洲的气候和地形,且在与当地土著作战方面经验丰富。

维也纳的参谋部对这次军事行动的后勤补给进行了详尽的计算。

根据总参谋长约瑟夫·冯·加林纳上将(赫斯将军已经退休)的报告,以目前的运输能力和补给线长度,9万2千人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如果按照奥地利本土正规军每人每天需要3公斤口粮、每月500发子弹的标准计算,现有的补给体系只能满足5万人的需求。

因此,殖民军的弹药补给标准被降低到他们原本标准的60%,每人每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