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英国对南非政策与奥地利对西班牙意见(1 / 3)

加入书签

1872年3月的伦敦,春寒料峭。淡淡的雾气从泰晤士河上升起,笼罩着这座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英国首相威廉·格莱斯顿先生正从唐宁街10号步行前往白金汉宫,就当是锻炼身体了。跟在他身旁的是殖民大臣金伯利伯爵约翰·伍德豪斯,一个精力充沛的中年人,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皮革公文包。

两人沿着圣詹姆斯公园边缘行走,远处白金汉宫的灯火已经依稀可见。今晚是维多利亚女王为庆祝春季来临举办的例行晚宴,内阁重要成员都在受邀之列。

“首相阁下,”殖民大臣金伯利伯爵一边调整着步伐以配合首相的节奏,一边开口说道,“亨利·巴克利爵士发来电报,奥地利人在南非的殖民地已经将手伸到了布尔人那边,德兰士瓦共和国非常迫切地希望与我们签订防御协定。”

格莱斯顿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浓密的眉毛紧紧皱起。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盯着殖民大臣:“怎么又是奥地利人?”语气中透露出明显的不悦和厌烦。

这种反应并不令人意外。自从去年金伯利伯爵呈交了那份厚达三百页的殖民地综合报告后,格莱斯顿才真正意识到奥地利帝国在海外扩张上的野心。过去十几年里,当大英帝国专注于巩固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核心殖民地时,奥地利人却在悄无声息地四处圈地。从东非到西南非,从太平洋岛屿到东南亚的一些港口,到处都能看到双头鹰旗帜的身影。

伦敦的决策者们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毕竟这年代也没有卫星地图,扩张什么的很难看的出来,一般要他们的殖民者登上某地某个岛屿才会发现这里被人占领了。

一开始奥地利选择的殖民地大多远离英国的重要利益区,而且奥地利人似乎更专注于建设基础设施而非军事扩张。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他们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大英帝国殖民地的边缘。澳大利亚周围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完全是奥地利的了,而所罗门群岛的部分岛屿都插上了奥地利的旗帜,这件事还在英奥两国之间打官司,而现在,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了南非。

格莱斯顿继续向前走去,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变得更加急促。尽管英奥两国在普法战争问题上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合作——都不希望看到法国或普鲁士任何一方获得压倒性优势——但在殖民地问题上,两国的利益冲突日益明显。

“首相阁下,”金伯利伯爵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借着路灯的光亮翻阅着,“我翻阅之前的殖民部文件才发现,他们花了几年时间修了一条从他们东非殖民地一直到南非附近的大铁路,当时我们的殖民部专家都分析这个铁路不可能成功,但他们花了八九年时间、利用各种方案,最终还是修好了。”

这条被奥地利人称为“财富之路”的铁路确实是个工程奇迹。

从印度洋沿岸的达累斯萨拉姆出发,穿越东非高原,跨过赞比西河,最终抵达接近德兰士瓦边境的奥维尔(现在的哈博罗内)。全长超过两千英里,途经热带雨林、高原草原、沙漠边缘,施工难度之大令人咋舌。英国的工程师们曾经断言,以奥地利的技术和财力,这个项目注定失败。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错了——通过雇佣大量当地劳工、开发机械、以及投入巨额资金,奥地利人硬是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而这条铁路的终点就在德兰士瓦共和国附近,”金伯利伯爵合上文件,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不得不令人遐想。”

格莱斯顿停下脚步,目光越过树梢,望向不远处灯火辉煌的白金汉宫。那座宏伟的建筑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壮丽,无数扇窗户透出温暖的光芒,隐约可以听到管弦乐队调试乐器的声音。

“女王陛下跟阿尔伯特亲王殿下跟哈布斯堡家族的私交很好,”格莱斯顿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但如果是影响到了国家利益,我相信女王陛下是有分寸的。你认为这会影响到我们的国家利益吗?”

这是个敏感的话题。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确实与奥地利皇室关系密切,毕竟救了阿尔伯特的命,两个王室又经常互相交流,女王对奥地利保持着某种好感。但作为君主立宪制下的首相,格莱斯顿必须考虑的是国家利益而非王室情谊。

金伯利伯爵下意识地挠了挠后脑勺,他在脑海中快速权衡着各种因素:奥地利在非洲的扩张速度、英国在当地的既得利益、两国在欧洲事务上的合作关系、以及可能的冲突升级风险。

“呃...”他斟酌着措辞,“短时间内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按照我们的猜想,奥地利的殖民地面积甚至会超过我们,如果不算上印度、澳大利亚的话。而我们的开普殖民地可能也会受到威胁。”

“能不能以奥地利为威胁为前提。”格莱斯顿若有所思地说道,显然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在议会和公众面前为可能的对抗政策寻找理由。

金伯利伯爵的眼睛一亮,立即领会了首相的意思。他一拍手,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啊,这个啊,那就好办了。先射箭后画靶,我们很擅长这个。”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