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催泪大甩卖(远东事情)(2 / 4)
我们。更别提前不久的近东战争了。”
这些常年跟外国人打交道的洋务派大臣们现在也都知道外国人不都是一条心,奥地利跟英法就不对付,所以都会经常凑在一块骂骂英国人,毕竟都是共同的敌人,而且在远东帝国,英国在商业上就是奥地利最大的敌人。
几个人安慰一下宝鋆,然后又痛骂一顿英国佬之后,切入正题:“那么,公使阁下,这批精良的火炮,价格如何?”
谢菲尔德男爵清了清嗓子:“关于价格...6英寸火炮每门要1万2千两白银,8英寸的每门1万8千两白银。当然,这包括了基本的备件和一定数量的炮弹。”
这个数字一出,在场的清廷官员们纷纷变色。户部尚书宝鋆更是忍不住脱口而出:“太贵了!这简直是天价!我远东帝国现在国库紧张,实在难以负担。”
文祥观察着谢菲尔德男爵的表情,心中已有所悟。果然,奥地利公使露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为难神情,然后说道:“诸位大人,我理解你们的难处。实不相瞒,这个价格已经是我们给最友好国家的优惠价了。不过...”
他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地看了看四周,继续道:“念在我们皇帝陛下弗朗茨与奕訢王爷神交已久(互相通过书信,哈布斯堡在远东帝国也有产业,一半多都是靠着奕訢这个靠山)的交情上,我可以做个特别安排。”
他比划了一个手势:“八折!所有火炮、炮弹,统统八折!这是我们只给最重要盟友的特殊待遇。”
文祥看到这一幕,不由想起上午在大栅栏看到的仁和堂的甩卖场景。那种销售手法,竟与眼前这位西洋使臣如出一辙。他若有所思地看着谢菲尔德男爵,心中暗自盘算什么。
恭亲王奕訢却似乎对这个“优惠”很是满意,示意几位大臣随他到一旁商议。他们低声交谈着:
“这批武器确实精良,若能装备我们的新军,战斗力必定大增。”董恂说道。
“捻军之乱尚未平息,湘军和淮军也需要新式武器。”奕訢补充道。
户部尚书宝鋆却愁眉不展:“可是国库现在只剩三百多万两白银了。买了这些火炮,其他开支从何而来?况且,朝廷上下那些老顽固必定会反对。”
他们讨论了许久,似乎陷入了两难。谢菲尔德男爵在一旁焦急地等待,时不时擦擦额头的汗水。文祥注意到,这位外交官看似镇定,实则十分紧张,这笔交易对他,或者说对奥地利来说,异常重要。
终于,谢菲尔德男爵忍不住了,走上前来:“各位大人,容我再补充一点。除了火炮,我们还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合作。”
他顿了顿,像是在下定决心:“我们愿意将洛伦茨步枪的整条生产线引进到贵国,而且是全部产权转让。我们的技师会手把手教会贵国工匠如何生产这种世界一流的步枪。”
这个提议让清廷官员们眼前一亮。自行生产先进武器一直是远东帝国的梦想。
“不过,”谢菲尔德男爵继续道,“这条生产线的价格是80万两白银。”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奕訢和文祥交换了一个眼神,心知这个价格依然超出了他们的预算。
似乎察觉到了远东帝国官员的为难,谢菲尔德男爵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看在我们两国友谊的份上,我愿意再做最后一次让步。所有装备,包括火炮和生产线,统统七折!生产线只需56万两白银!”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这已经是我的底线了,再低我回国就无法交代。诸位大人,请相信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优惠,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你们想想,还有谁能这么低价钱卖给你们这么先进的武器?”
恭亲王奕訢露出了思考的神情。然后几个大臣们跟谢菲尔德男爵拉开距离,继续商议这件事。
“怎么这么便宜?”有人问。
“是啊,会不会奥地利人以次充好?还是说实际上是落后的武器给我们?”
看看,很多人就应该买贵的东西,这降价了又怀疑上了。
这一次,文祥终于开口了:“王爷,容微臣一言。”
奕訢点头示意他继续。
文祥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今日早晨,微臣路过大栅栏,见仁和堂正在五折大甩卖。不知王爷可知,仁和堂背后的东家是何人?”
奕訢微微一笑:“那是奥地利商人在京城的产业,与哈布斯堡家族有关联。怎么,文大人有何见解?”
文祥意味深长地看了远处的谢菲尔德男爵一眼:“巧合的是,仁和堂和谢大使今日似乎用的是同样的销售手段。仁和堂五折甩卖,谢大使七折优惠。恕微臣直言,这些西洋商人若非急于回笼资金,断不会如此低价销售。”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微臣猜测,奥地利帝国或许正面临某种经济困境,急需大量现金。这对我远东帝国而言,反倒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谢大使,”奕訢走进谢菲尔德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