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东非的棉花种植园与撒丁难民(2 / 4)
黄种人,则是兰芳共和国的总长刘阿生跟奥地利签订的协议,派遣许多劳工来东非进行打工,这里的工资高,尤其是棉花采摘季,季节过了可以选择回去又或者定居。
在不远处的一座加工车间里,工人们将棉花进行初步筛选和清理,装入麻袋。这些棉花包被整齐地堆放在仓库中,等待装上运往奥地利本土的货船。
“伊尔卡伊,你这次真是赶上了好时候。”索登男爵转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国内的棉花价格已经涨到了历史高点,你这批棉花运回去,至少能赚个盆满钵满。”
伊尔卡伊·冯·莱托男爵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为了这片种植园,几乎押上了全部身家,如今终于看到了回报的希望。
“是啊,索登,这次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伊尔卡伊感慨道,“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我计划明年再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将产量翻一番。当然,”他对索登男爵挤了挤眼睛,“这还要靠你的帮忙。”
索登男爵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知道,伊尔卡伊的野心远远不止于眼前的这片棉田。
作为奥属东非的总督,他见过不少像伊尔卡伊这样怀揣梦想与野心的殖民者,但没有几个能像他那样,真正将梦想变成现实。索登明白,随着奥地利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棉花的需求量只会与日俱增,而奥属东非这片肥沃的土地,正是种植棉花的绝佳之地。
而帮自己朋友一把也不算纪律错误,“尤其是像他这样,把整个东非的事业看作生命的家伙。伊尔卡伊男爵的成功,对整个殖民地来说都是个好消息。”
“不过,伊尔卡伊,你也要小心。”索登男爵提醒道,“虽然现在棉花价格高,但市场波动也大。而且,东非这边的局势并不算完全稳定,你得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种植园主伊尔卡伊男爵点了点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放心吧,索登。除了你们的驻军护卫,我这边还专门组建了一支护卫队,都是退役的士兵,大约有五十人。他们接受过正规训练,配备了足够的火器,完全可以应付那些闹事的土著。”
土著的问题依然存在,奥属东非圈占的土地面积太大了,而在这里的奥地利人口一共几十万人,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金矿附近,有个别不长眼的土著是存在的。
“伊尔卡伊,你这批棉花运回去后,打算怎么处理?”索登男爵突然问道。
伊尔卡伊的眼中闪过一抹精明的光芒,他回答道:“我已经和几家纺织厂谈好了,他们会按照市场价格收购我的棉花。不过,我打算留一部分自己加工。毕竟,棉纺织业的利润比单纯卖棉花要高得多。”
他说着,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的微笑:“机器什么的,我已经从布拉格订购了,都是最新的机械设备,大概这几个月就能运到东非。一旦机器到位,我会在种植园附近建一个小型的棉纺织厂。到时候,你一定要来参观。”
索登男爵笑了笑,拍了拍伊尔卡伊的肩膀:“你果然是个精明的商人,伊尔卡伊。看来,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奥地利最富有的棉花大亨了。”
伊尔卡伊·冯·莱托男爵笑了笑,没有否认,也随意的回拍了东非总督索登男爵的肩膀。
他的野心不仅仅局限于这片种植园。随着奥地利帝国的扩张,他相信自己的事业也会随之腾飞,首先就想索登男爵说的,成为一个富有的棉花大亨,他可非常想看看自己带着万贯家财回到维也纳的场景了,一开始他做出这番决定的时候,数不清的贵族朋友们对自己不看好,当然,非洲的死亡率还是有的,但他现在从这场厮杀中活了下来。
...
亚历山德里亚边区。
在她刚刚修建的市政厅里,20岁的女总督玛利亚·克洛蒂德正在接受了一封家书,尽管她对外宣布脱离萨伏伊家族,但事实上还是有一些联系的。
自己父亲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因为被拿破仑三世的巧取豪夺给气的生了场大病,病了之后更加思念自己的女儿,被软禁在巴黎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不时就给玛利亚·克洛蒂德写信,捎带上还有她喜爱的弟弟妹妹们。
本来玛利亚·克洛蒂德对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的感情稍微有一点起色,但她今天又被气了一下,信中,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希望自己的女儿玛利亚·克洛蒂德能发挥一下影响力,能不能让奥地利帮忙将撒丁王国从法国手中夺回来,隐约中希望玛利亚·克洛蒂德能出卖一下色相,毕竟才20岁嘛。
又一次为自己父亲的无耻感到羞辱的玛利亚·克洛蒂德放下这封信,先是到镜子面前看了看自己,的确很不错,褐色的卷发柔顺地披在肩上,白皙的皮肤和精致的五官映照在镜中,她确实继承了母亲阿德莱德公主的美貌。
“真是可笑。”
她耸了耸肩,然后听见了敲门声。
“请进。”她收起情绪,转过身去。
进屋的是秘书克洛蒂尔德·冯·尼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