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美国的应对与奥地利的双赢(2 / 4)

加入书签

们尽快解决对南方的作战。”

林肯总统这时候走到海军部长吉迪恩·韦尔斯面前,郑重地说道:“韦尔斯,我知道我们的海军力量薄弱,但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拖延英军的海上行动。哪怕是用小规模的骚扰战术,也要让他们感到压力。”

韦尔斯老爷子同样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会尽力而为,总统先生。”

林肯总统最后环视了一圈办公室里的所有人,语气坚定地说道:“先生们,这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刻,但也是我们最需要团结的时刻。合众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不能让历史记住我们是一群懦夫,而是一群在逆境中坚持到底的勇士。”

林肯总统深吸了一口气,挥了挥手,“散会吧,各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1863年4月28日。

费城的临时国会大厦,来自各州的议员们挤坐在橡木座椅中,旁听席上同时挤满了记者。

“现在开始对征兵法案进行表决!”议长舒勒·科法克斯照着手中的文件念完之后,他手中的木槌重重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书记员随即站起身,手持名单,开始按照各州的字母顺序唱名:

“亚当斯议员?”

“赞成。”

“奥尔德里奇议员?”

“反对!”

...

每一个名字被念到时,议员们的回答都带着各自的情感,或坚定,或犹豫,或充满愤怒。

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辩论,每一票都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支持者们认为,国家正处于内战的危机关头,联邦的生死存亡需要更多士兵上前线。而反对者则怒斥这是一种对个人自由的侵犯,是对民主原则的践踏。

唱名继续进行,随着名单上的名字被一个个念到,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那些犹豫不决的议员在起身时,脸上写满了挣扎与矛盾。支持者们频频点头,反对者们则冷冷注视着,偶尔交头接耳。

当最后一个名字被念到时,书记员低头开始快速统计选票。大厅内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羽毛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

议长科法克斯接过统计结果,低头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清了清嗓子:

“投票结果:赞成一百二十五票,反对三十九票。法案通过!”

话音刚落,他再次用木槌重重敲击桌面,宣布这一结果正式生效。木槌的声音仿佛点燃了整个会场的情绪,瞬间引发了轰然的反应。支持者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有人高呼“为了联邦!”“为了胜利!”他们握紧拳头,彼此拥抱,甚至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而反对者们则愤然起身,脸色铁青,有人愤怒地拍打桌面,有人怒斥“暴政!这不公平!”

瓦兰迪汉姆议员是反对派中最激动的一个,他猛地一拳砸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站起身,面色涨红,怒气冲冲地大步走出会场,甚至没有回头。

《征兵法案》于1863年4月28日由国会通过,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征兵法案。

主要内容:规定20-45岁的男性公民和有意入籍的外国人都必须登记,每个征兵区要按照人口比例提供兵员,允许被征召者支付500美元来免除服役义务,可以雇佣替代人服役...

这项法案引发了广泛的争议,首先宪法没有明确赋予联邦政府征兵权,传统上军事征召权属于各州。

第二点,500美元豁免条款被认为偏袒富人,替代人制度加剧了贫富差距,对于普通工人和农民而言,500美元是一笔难以企及的巨款,而富人却可以轻松用金钱摆脱服役义务,甚至雇佣穷人替代自己上战场。

《纽约论坛报》刊登了一篇以“富人的战争,穷人的战斗”为标题的社论,尖锐地指出,这项法案将战争的代价强加在贫穷阶层身上,而富人则可以高枕无忧地继续享受他们的特权。

第三点则是,各州有所不满,因为这削弱了州对本州民兵的控制权影响州的自主权担心破坏联邦制平衡。

因为战争形势异常危急,英国的推进虽然缓慢,但却步步为营,派遣军队从加拿大南下,开始对美国发动进攻。

原本依靠志愿兵制度维持的联邦军队,已明显不足以应对现在的战争形势。前线的将领不断抱怨兵力不足,而后方的招募工作却陷入了停滞。国会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激烈的争论后通过了备受争议的《征兵法案》。这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强制征兵制度,所有适龄男性不得再以“不愿参战”为由逃避国家的召唤。

同一天,就在亚伯拉罕·林肯总统收到《征兵法案》通过的消息时,另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也传到了白宫。这消息从北方的战场上传来,而它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原本在西部战线上屡建奇功的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将军。在被调往北方负责防御英军入侵后,他再次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