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哥和大家聊聊天(8 / 9)

加入书签

蒙尘,忠良钳口,此诚志士仁人肝脑涂地之时也!”

他猛地踏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向刘、龚二人,极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无比的痛心与愤慨:“那刘昆,名为大将军,实为国贼!

挟持天子,虐待陛下,诛戮忠臣,其暴行令人指!

备虽不才,亦乃汉极室宗亲,高祖苗裔,眼见社稷倾危,极岂能坐视?!

长安行刺,非为私怨,实为清君侧,正朝纲!

惜乎功败垂成,非天不佑汉,乃备力有未逮也!”

说到动情处,刘备眼圈泛红,声泪俱下,其情其状,凄怆感人。

他适时停下,似因情绪激动而微微喘息,目光却毫不避讳地迎向刘辟、龚都。

简雍适时接口,唉声叹气:“二位将军有所不知,我主自长安脱险,一路遭朝廷鹰犬追杀,九死一生,然心中所念,唯有汉室江山、天下黎民。

尝言‘但使备一息尚存,必与国贼势不两立!

’”

刘备深吸一口气,仿佛压下悲痛,语气转为诚挚:“备今日冒死前来,非为乞活。

乃因久闻二位将军虽暂栖身绿林,却皆乃豪杰之士,非甘愿久居人下、永担‘贼名’者!

当此国难之际,正需豪杰并起,共扶汉室!”

他目光扫过厅内众头目,声音充满了鼓动性:“刘昆暴政,天下共愤!

其虽据北方,然根基未稳,荆州刘景升(刘表)、益州刘季玉(刘璋)皆汉室宗亲,岂能久容?江东孙策、豫章曹操,亦非池中之物!

天下大势,未可知也!”

接着,他看向刘辟、龚都,言辞恳切,抛出了最具诱惑力的条件:“二位将军若愿与备携手,共举义旗,匡扶汉室。

待功成之日,岂止洗刷‘黄巾’旧迹?裂土封侯,共享富贵,青史留名,正其时也!

备以汉室宗亲之名起誓,必不负二位今日之情!”

他特意强调了“共享富贵”

和“裂土封侯”

,并暗示能给予他们朝廷认证的官方身份,这正说中了刘辟、龚都的心事——他们作为黄巾旧部,长期缺乏名分,渴望被认可为正规势力。

刘辟、龚都听完刘备这番声情并茂的陈述,不禁动容。

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

龚都压低声音对刘辟道:“辟哥,他说的……似乎有些道理。

咱们总不能一辈子背着贼名吧?这刘皇叔看着挺诚恳,名头也极响,要是真能……”

刘辟沉吟片刻,微微点头,但仍有顾虑:“话是不错……可他如今自身难保,就凭他这几个人,怎么跟刘昆斗?别把咱们也搭进去。”

刘备察言观色,知二人已心动,但尚缺临门一脚,便对廖化使了个眼色。

廖化会极意,上前一步,抱拳道:“刘将军、龚将军!

化本亦黄巾旧部,然深感刘皇叔仁德义气,胸怀大志,极更以汉室宗亲之尊,不惜以身犯险,救化于同袍刀下!

此等明主,天下难寻!

化虽不才,愿誓死追随!

望二位将军三思!”

周仓也洪声附和:“俺周仓也是个粗人,但俺认准了刘公是干大事、为百姓的好人!

俺这条命就是刘公的了!”

新降之人的现身说法,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

刘辟终于一拍大腿,下了决心,与龚都一同离座极,快步走到刘备面前,双双单膝跪地,抱拳道:

“皇叔之言,如拨云见日!

我兄弟二人糊涂半生,今日方知真英雄所在!

若皇叔不嫌我等出身微末,刘辟(龚都)愿率本部人马,投效皇叔麾下,供皇叔驱驰,共图大业!”

刘备大喜过望,连忙俯身亲手搀扶起二人(肩伤因此疼痛亦强忍不顾),连声道:“快请起!

快请起!

得二位将军鼎力相助,如虎添翼,汉室之幸也!

备必与二位共享富贵,绝不相负!”

当下,刘辟、龚都下令设宴,为刘备接风洗尘。

席间,刘备再次挥其亲和力,与诸位头领把酒言欢,询问寨中情况,关怀士卒疾苦,丝毫不见宗室皇叔的架子,令刘、龚部众倍感亲切,心中那点疑虑也渐渐消散。

据刘辟、龚都介绍,其寨中现有兵马约两万余人,虽并非全部精锐,但亦是一股可观的力量。

刘备得知,心中稍安,总算在汝南有了立足的根基。

自此,刘备成功收服汝南最大的黄巾势力刘辟、龚都部,将其麾下近两万人马纳入麾下。

加上原有的少量亲卫以及周仓、廖化所部,刘备终于在颠沛流离后,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可观武装力量,于荆北边缘的汝南艰难地站稳了脚跟,开始窥视天下风云,等待时机。

抵达荆州北部的新野极后,刘备获得了暂时的喘息之机。

他一面整饬军武,将收拢的部队重新编练;一面则广树“仁德”

之名,招揽流民,施极以恩惠,积蓄力量。

这日,刘备正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