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哥和大家聊聊天(7 / 9)
来伤药为廖化包扎。
廖化顿感受宠若惊,连忙道:“皇叔谬赞!
化…化只是不忍见百姓受苦,做了该做之事。”
他叹口气,“只可惜黄巾昔日初衷已荡然无存,多沦为打家劫舍、欺凌乡里之流,令人心寒。”
刘备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叹道:“备虽不才,然始终以匡扶汉室、护佑百姓为己任。
见壮士一身好武艺,更兼忠义之心,极却身陷泥淖,备心实痛之。
如今天下纷乱,奸臣当道(暗指刘昆),正需豪杰重整乾坤,壮极士可愿随备共图大业,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这番话正说中廖化心事。
他本就不满黄巾军中后期的腐化与暴行,苦无出路,今日得遇名声在外的“刘皇叔”
并被其亲身所救,亲见其仁德风范,顿时觉得找到了真正的明主和方向。
廖化当即不顾臂伤,推开简雍正在包扎的手,单膝跪地,抱拳郑重道:“廖化一介武夫,蒙皇叔救命之恩,更感皇叔仁德之心!
皇叔乃汉室宗亲,以天下苍生为念,正是廖化心中期盼的明主!
若皇叔不弃,廖化愿效犬马之劳,此生追随左右,绝无二心!”
刘备大喜,连忙亲自俯身搀扶起他(尽管这个动作牵动了肩伤,令他眉头微蹙):“得元俭(巧合与廖化相助,实乃备之幸也!
快快请起!
吾又得一忠义之士矣!”
周仓在一旁哈哈大笑:“好!
廖化兄弟是条汉子!
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
说着用力拍了拍廖化的肩膀(幸好是没受伤的那边)。
自此,廖化这位原本历史中蜀汉的重要将领,在此平行时空下,因一场意外的遭遇战和刘备的及时救援,其命运轨迹提前并更加死心塌地地汇入了刘备的队伍。
他感念刘备救命之恩,又为其汉室宗亲的身份和宣扬的仁德大义所感召,成为了刘备麾下继周仓之后又一员可信赖的战力。
刘备深以为然,在简雍和周仓、廖化的护卫下,寻至刘辟、龚都的营寨。
那营寨倚山而建,栅栏粗糙却坚固,哨探往来,颇有规模。
刘备汝南收刘辟龚都:危局中的合流
刘备、简雍引领着新收的廖化、周仓,以及十余名疲惫不堪的亲卫,沿着崎岖山路,向刘辟、龚都的营寨行进。
周仓扛着那柄显眼的鬼头大刀在前开路,廖化则忍着手臂伤痛,警惕地环顾四周。
越靠近山寨,越能感受到其规模:粗糙却坚固的木栅栏沿山势蜿蜒,哨塔上人影绰绰,时有小队人马巡逻出入,气氛森严。
至寨门前,一队黄巾兵士拦路,为头目眼神警惕地扫过刘备一行人,尤其在周仓的大刀和刘备不凡的气度上停留片刻,喝问道:“来者何人?通姓名!”
简雍抢先一步,脸上挤出疲惫却从容的笑容,拱手道:“劳烦壮士通报刘辟、龚都二位将军,故人刘备,特来相投,共商大义。”
那头目一听“刘备”
之名,面色微变,显然早闻其“大名”
及朝廷海捕文书之事,犹豫片刻后道:“稍候!”
便转身疾步入寨通报。
寨内,刘辟与龚都正在厅中议事。
听闻刘备竟极亲至寨外,二人皆是一惊,面面相觑。
刘辟身材粗壮,面色黝黑,闻言摸着下巴沉吟道:“刘备?不就是那个在长安刺杀大将军刘昆未成,被朝廷通缉的刘皇叔?他怎会跑到俺们这穷山沟里来?”
龚都则略显精瘦,眼珠转了极转,压低声音道:“辟哥,此人如今是烫手山芋,朝廷正重金悬赏。
他此来,怕是祸非福啊……然其‘皇叔’之名,或也有些用处?”
刘辟皱眉:“且先请进来,看他如何说。
多派些人手,看紧点!”
刘备一行人被引至聚义厅。
厅内火把通明,刘辟、龚都高坐其上,左右立着数名彪悍头目,目光皆带审视与疑虑。
刘备步入厅中,虽衣衫破损,肩缠染血布条,神色疲惫,但腰背挺直,目光沉静,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异相在火光下更显不凡。
他率先拱手,声音温和却清晰:“败军之将刘备,蒙二位将军不弃,允见一面,备感激不尽。”
刘辟、龚都并未立刻回礼。
龚都打量着他,语气带着试探:“刘皇叔?呵,你如今可是朝廷钦犯,画影图形贴遍州郡。
不在北边躲着,跑来我这汝南山寨,就不怕我等将你绑了,送去长安领赏?”
此言一出,厅内气氛顿时紧张。
周仓怒目圆睁,握紧刀柄;廖化也暗自警惕;简雍则连忙以眼神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刘备闻言,非但不惧,反而仰天长叹一声,笑声中充满了悲凉与愤懑:“领赏?哈哈……二位将军若真欲拿刘备头颅换取富贵,备引颈就戮,绝无怨极言!
然备非惧死,实痛心汉室江山,竟被国贼刘昆蹂躏至此!
陛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