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朱祁铄登基称帝(二合一)(3 / 3)
”了。
“你这穿着,真有少年天子的气象了。”不远处,戴若萱和她的一些姐妹过来,她看着朱祁铄的眼神里充满一水情意。
“不及你灿若桃花。”
小李子心中暗暗记着,心想自家王爷什么时候会说情话了,以后咱退休了,出宫了找美人的晚年为伴的时候,这情话也用得上。
谁说太监……就不能找美人了……
……
过了几日,应天府上上下下肃静了,朝廷的文武百官随着朱元璋和朱祁铄来到历代帝王庙。
此刻的朱祁铄穿着一身龙袍,头戴冠冕,跟随同样穿着龙袍,头戴冠冕的朱元璋身边。
两人来到历代帝王庙前。
历代帝王庙,此刻祭祀的只有16位帝王,是朱元璋定下的,其中,隋文帝杨坚曾入选过,不过后面被罢了。
16人中,除了三皇五帝八个外,剩下的,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分别是夏商周三王、汉高祖刘邦、汉世祖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
朱祁铄来自后世,自然知道这个帝王庙在后世经过四次的版本变动。
分别是嘉靖朝因边患删除元世祖忽必烈;清顺治、清乾隆基于大一统理念大幅度增加帝王人选,甚至连一些偏安政权也加入进去。
但不管哪一次变动,历代帝王庙,都不会祭祀秦始皇的,这在封建王朝是政治正确,也是对秦朝二世而亡的害怕。
朱祁铄自然也懒得动这个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名额,他大明的政权合法性极高,也不需要学习大清那样,要基于大一统理念加入各种偏安政权皇帝来论证政权合法性。
在群臣们的见证下,朱元璋开始祭祀历代帝王,并要在历代帝王的见证下,登基称帝。
“唯洪武七十三年,岁次……敢昭告于……”
“昭告于(历代帝王)之神,大明朝明王朱祁铄,人品贵重,才华横溢,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今日,着大明皇帝位。”
“谨以制帛牲醴,粢(zi)盛庶品,式陈明荐。尚飨!”
朱元璋读完,群臣跪拜: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祁铄回头,低头望着黑压压的一片,那是群臣,亦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他的心中万丈豪情,他回道:
“平身。”
随后便是礼部制订的一些客套话,比如封朱元璋为“无上皇”,封太子朱标为“让皇”,封燕王朱棣称号“征北大将军”,封朱高煦为“汉王”,封朱高燧为“赵王”,封朱祁钰为“齐王”……
又加封朱高炽为大明首辅,蓝玉入内阁,郑和、陶成道、马顿入内阁,成为名誉阁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