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朱祁铄登基称帝(二合一)(2 / 3)
王袍,喜庆不?”
朱棣穿着红色王袍,转了几圈,然后向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问道。
“喜庆喜庆。”几个儿子也是笑着回答。
朱祁铄是他们这一脉的,他当了皇帝,他们也跟着沾光。
“瞻基呢?还是有些抑郁呢?”
突然朱棣提到朱瞻基,这是被天幕看不上,然后被朱元璋和他都放弃的弃子。
重点是,朱瞻基自己本人,这个朱祁铄的亲生父亲,和明王朱祁铄的关系也不好,或者说,非常不好,明王朱祁铄的明王府邸建成这么久了,朱瞻基没去过一次,据说朱祁铄还托他的母亲多次邀请过朱瞻基去明王府邸,朱瞻基都拒绝了。
朱高炽笑容凝固,对朱瞻基不知道该如何说。
说实话,要不是朱瞻基是他朱高炽最疼爱的嫡长子,他也看不上朱瞻基的执政操作。
他朱高炽在天幕中的庙号看似是“仁宗”,实际上,他朱高炽的武德也是很充沛的,不然你以为朱棣打仗五征漠北的后勤,是谁在默默支持?是他这个“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只是因为身体肥胖的原因无法上战场,但对于打外敌,他是无条件支持的。
“唉!爹,不管他了,他这个心结,是自己作的,旁人也解不开。”
朱高炽摆了摆手,表示不要在意他这个逆子了。
手握盛世大明,却不思进取,他这个仁宗但凡在天幕的历史中多活几年,说不定都要派人第六次征战漠北。
扯开朱瞻基的话题,朱高炽搓了搓手,笑眯眯道:
“爹,祁铄说让我做新朝的大明首辅,真的假的?”
由于朱祁铄这个后辈当皇帝,大明的关系有些乱了,但大家都当做不在意,因为现在的大明,是能者为先。
“那当然,你爹我说的还有假?”朱棣不满,这可是他的好曾孙朱祁铄亲口对他说的。
“那爹,咱和三弟,那汉王和赵王?”
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搓了搓手,封王啊,他们馋。
“真的真的,都是祁铄和本王说的,还说你俩可以不要去就藩,每天跟在爹跟着一起去打仗就行了。”
朱棣笑道。
这样轮到汉王朱高煦愣住了:
“仗?爹,哪里还有仗打?如今四海承平,海外打仗有郑和啊,咱都不懂海战。”
汉王和赵王二人都很羡慕郑和,整个大明,现在就他最擅长水战,而且海外的那些蛮夷小国,战力普遍过弱,郑和简直就是白捡功劳。
“放心,祁铄说过,我大明还需要继续向西拓张的。”朱棣淡淡地说道,一想到朱祁铄给他画的饼,他就馋。
让大明成为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大明领土上的帝国,这是何等的壮举。
“e,你俩小子努力一点,本王听祁铄的意思,由于海外不易管理,他打算暂时采用封邦建国制,有功劳的可以在海外封王,在其自身的领土内有极高的自主权,算是一个小国王,平日里只需要听大明朝廷的调令就行了。”
朱棣拍了拍朱高煦和朱高炽的肩膀,语重心长。
“啊?爹,咱老二没读过书,也知道这个封邦建国行不得,是开历史倒车,怎么祁铄这么聪明,也弄这个?”
汉王朱高煦惊呆了。
“本王也问过祁铄,他说这是无奈之举,现在交通还是过于落后,海外鞭长莫及,确实需要强有力的藩王进行镇压。”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每一任封王的只可维持三代,三代后要改封封地并降爵位,并且对朝廷的命令必须无条件听从,否则朝廷会发兵攻打藩王。”
“等交通工具再度发展后,朝廷便会主动裁撤掉这些藩王的,到时候那些藩王肯定不肯,朝廷便会主动发动战争。”
“再退一步来说,到时候朝廷没有按照祁铄指定的计划走,或者没有武力镇压这些海外藩王了,按照祁铄的说法,最少肉也是烂在锅里了,起码都是华夏子民在统治着海外。”
朱棣耐心地解释,他和朱元璋都觉得这个计划可行。
就像当年周天子一般,用诸侯去拓荒,最后统一天下的,还是华夏子民,甚至如果周王室后裔若是给力一点,统一天下的说不定还是周王后裔。
“哦。”汉王和赵王似懂非懂,朱高炽倒是完全听明白了,觉得这个很有道理。
……
明王府。
“哎呦!王爷哎,你这个衣服可不能这么穿。”小李子见朱祁铄穿好龙袍,但还有些细节没到位,连忙赶上来给调整一下。
“孤倒是不急,你倒是急了,这便是传说中的'皇帝不急太监急'。”朱祁铄笑骂。
习惯了朱祁铄的开玩笑,小李子嘿嘿一笑,那他可得急啊,以后他可就是大明朝第一号人物的贴身秘书了,就算是大明首辅,各地王爷见到了他,都得恭敬地喊一声“李公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