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胜出的是郁岚清(2 / 4)
; 她站起身,指向远处村落:“你去看看吧。就在三天前,那边有个少年杀了族长之子,只因对方强占其妹。按旧律,他当诛九族。可依照《归心判例集》,地方议事会召集村民共议,最终决定:杀人偿命,但家人不受牵连,且由全村合力抚养死者双亲。那少年临刑前跪地痛哭,说自己错了,不该动刀,若有来生,愿做牛马还债。你说,这是乱,还是新序?”
林昭久久无言。
风起,吹动屋檐铜铃,叮咚作响。老妪闭目聆听片刻,忽道:“听出来了么?这铃声里藏着一段旋律??就是当年那个盲眼小女孩弹的那首曲子。后来有人把它编成了铃音,传遍七十二峰。每当日暮或晨曦,风吹铃动,便似有人在轻唱:我不服,我要改,我还相信。”
她睁开眼,凝视林昭:“你也听见了吗?”
林昭猛然一震。他确实听见了??不只是铃声,还有更深的东西:那是无数普通人脚步踏过泥土的声音,是母亲哄婴孩入睡的哼唱,是书塾里孩童齐诵《归心诀》的朗朗之声,是医馆中病人康复后那一声哽咽的“谢谢”。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竟与铃声共振,形成一种奇异的和鸣。
“我……听见了。”他声音微颤。
老妪笑了:“那你已经找到了答案。回去吧,不必拜山门,也不必立誓。只要你今后面对不公时,能想起今日所闻,能在关键时刻说一句‘我觉得不对’,你就已是双星传人。”
林昭深深鞠躬,转身欲走,却又停下:“前辈,您说……这样的世界,真的是凡人一点点修出来的吗?”
老妪望向天际,云卷云舒,仿佛映出百年前那对并肩而坐的身影。
“当然是。”她说,“哪有什么天生大道?道,是一代代人用眼泪、用坚持、用不肯低头的心,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郁岚清和长渊没有飞升,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长生不在天上,而在人间烟火不断延续的希望里。他们把火炬交给了我们,我们又传给下一代。你现在接过它,它就不会灭。”
林昭眼眶发热,郑重将那本笔记合上,轻轻放回原处。他知道,这本书不属于任何人,它属于每一个愿意停下来读一读的人。
他走出院门,阳光洒满肩头。身后,风再次吹起,铃声悠悠,如同亘古不变的低语。
而在千里之外的北漠寒渊深处,一座冰窟悄然裂开。一道身影缓缓走出,披着破旧黑袍,面容枯槁,眼中却燃着微光。他怀中紧抱着一本残破典籍??正是当年失落的《归心诀》手抄本。他在风沙中伫立良久,仰望南方,嘴唇轻启:
“我回来了……这一次,不是为了复仇,是为了见证。”
与此同时,东海之上,浪涛翻涌。一艘无名小舟漂浮于海面,舟上坐着一位素衣女子,眉目清冷,却带着淡淡笑意。她手中握着一块晶莹玉符,上面刻着七个古字:“律随心动,法归本真。”她轻轻将玉符投入海中,任其沉没。下一瞬,整片海域泛起柔和金光,宛如星河倒灌。
百年来首次,海底传来钟鸣??不是律源殿的肃杀之音,而是温润悠扬,似在庆贺某种新生。
消息如风传遍四方:
南海鲛人重启“听心祭”,允许半人半妖混血者参与族议;
西域楼兰废除“禁言塔”,释放因言论获罪的学者;
就连一向封闭的紫霄宫,也宣布开放藏经阁外层,供平民子弟研习基础功法。
变革的种子,早已埋下,如今终于破土而出。
某夜,双星书院旧址突现异象。北斗七星再度汇聚,莲形图案重现天际,持续整整一夜。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台上多了一块石碑,碑文仅十六字:
**“心火不熄,道灯长明。
平凡之路,即是我命。”**
无人知晓是谁所立,唯有风铃轻响,似在应和。
数月后,林昭回到故乡,创办了一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