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胜出的是郁岚清(1 / 4)

加入书签

    剑光带着惊雷,呼啸而至。

    九霄伏魔阵可克邪魔,劫雷亦有此效。

    长渊才刚恢复自如的左臂,瞬时间传来撕心裂肺的痛楚。

    然而这时他不能露怯,他毫不怀疑自己只要有一丝一毫颓势显露出来,各宗便会立刻发动最强一击,将他留在此地。

    眼前是魔焰与霞光交织出的红,身后是黑漆漆的劫云与幽紫色的雷光。

    整座漠川山好似只剩下这几种颜色。

    红与黑相接,两股力量碰撞在一起,天地威压震荡。一时间,靠近这股力量的人全都被余波扫开。

    目......

    春风再度拂过双星书院的残垣断壁,桃花如雪般飘落,落在那柄悬于墙上的玄天剑上。剑身微颤,仿佛感应到了什么,轻轻嗡鸣一声,像是回应百年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抉择。

    少年站在石台前,手中仍捧着那本泛黄笔记,指尖微微发抖。他名叫林昭,出身南荒小村,自幼听祖母讲“双星故事”长大??说有两位修士,不求飞升,只愿护人;他们毁了律源殿,破了旧规,让天下万千凡人有了抬头说话的权利。他不信,以为只是传说。可如今站在这片废墟之中,看着墙上斑驳字迹、屋角风铃轻响,心中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意,仿佛有谁在耳边低语:你来了,正好。

    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细碎而坚定。一名老妪拄着桃木杖缓缓走来,白发苍苍,眼窝深陷,却目光清亮如星。“又一个来找答案的孩子。”她声音沙哑,却不失温和,“你读了那句话?”

    林昭回头,怔住:“您……是这书院的人?”

    老妪笑了笑,走到石台边坐下,伸手抚过那行小字,动作轻柔得像在触碰故人脸颊。“我曾是郁岚清门下最小的弟子。”她说,“那时我还不到十岁,只会背《归心诀》,不懂什么叫‘问心无愧’。直到亲眼看见师尊为救一个病重农妇,耗尽三日真元,昏倒在田埂上;看见长渊师叔祖用自己手臂试药,只为确认毒性是否可控……我才明白,修行不是为了高高在上,而是为了能蹲下来,握住一只颤抖的手。”

    林昭喉咙一紧,低声问:“他们都走了吗?真的再也不会回来了?”

    “走了。”老妪望着远方山峦,“但他们留下的东西,比肉身更长久。你看这剑,五十年未出鞘,却从未蒙尘。为什么?因为每年春分,总有陌生修士从四面八方赶来,替它拭去浮灰,奉上一枝新桃。他们不说名字,不留痕迹,只是来做这件事??就像一种无声的誓言。”

    林昭沉默良久,终于鼓起勇气:“可现在……世道变了。有人说,《归心盟约》太过宽容,导致魔修横行;说双星理念动摇根基,才引来北境妖潮。甚至有人提议重建律源殿,恢复旧律,以‘正天下纲常’。”

    老妪眼神骤然锐利起来,抬头望向天空。“又是这句话。”她冷笑,“每当人心怯懦时,就会有人喊着‘秩序’回来。可他们忘了,五百年前的律源殿是怎么来的?是苍溟以断情绝爱换来的‘清净’,是以千万人的沉默堆砌的‘太平’!那样的秩序,不过是锁链披上了金衣。”

    她顿了顿,语气缓了下来:“孩子,你知道芙瑶为何选择消散而非飞升吗?因为她看透了??若成仙意味着遗忘人间悲苦,那这神仙不做也罢。她将自己的神魂散入天地,化作星辰低语,只为提醒后人:别怕混乱,别惧争议。唯有允许质疑,道才有生机。”

    林昭心头震动,喃喃道:“可如果人人皆可问律,岂非天下大乱?”

    “乱?”老妪摇头,“你以为现在的‘治’是真的治吗?我去过雷音寺,见过那些年轻僧侣,表面诵经礼佛,夜里却偷偷写诗骂戒律森严;我去过昆仑墟,看到一对恋人被迫分离,男的被逐出门墙,女的削发为尼。这些都不是律法之功,而是人心之伤。真正的安定,不该靠压制欲望达成,而应让每个人都能光明正大地说出‘我想要什么’,然后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