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2章 天墓无极(137)(1 / 8)
柯伊伯带外侧的信号数据在基地指挥室的全息投影上闪烁,淡蓝色的能量波图谱与火星星图总纲标注的“母星方向”完全吻合。冷锋的指尖悬停在投影幕布前,正准备下达下一步探测计划时,指挥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名穿着白色科研服的年轻女子快步走进来,手中捧着一份厚厚的检测报告。
“冷队,我是国家天文台的天体物理学家林夏,刚从‘天眼’观测基地赶来。”女子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她将报告递到冷锋面前,“‘天眼’最新的观测数据显示,柯伊伯带外侧的信号并非自然天体发出,而是由某种人工装置持续发送,且信号中包含着一组重复的二进制代码,我们初步破译后发现,这是一段‘求救信号’。”
冷锋接过报告,目光快速扫过数据页——二进制代码转化为的文字清晰地写着“母星危在旦夕,速携脉核支援”。李教授凑过来看完报告,突然激动地抓住林夏的手臂:“‘脉核’!古卷中提到的‘昆仑脉核’,是维持母星能量核心的关键,难道昆仑先民的母星正在面临能量枯竭?”
林夏点点头,调出“天眼”拍摄的宇宙影像:“影像显示,信号来源显示的恒星正在快速萎缩,显示内的行星轨道出现异常,推测是恒星能量不足导致的。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能量,整个显示可能在百年内崩溃。”
冷锋的眉头紧紧皱起,百年时间在宇宙尺度上不过一瞬,要想跨越数光年的距离抵达母星,人类现有的航天技术远远不够。“林博士,以目前的技术,我们最快需要多久才能抵达信号来源星系?”
“至少五百年。”林夏的回答让指挥室瞬间陷入沉默,她话锋一转,指向火星星图总纲的投影,“但星图上标注着‘星门’坐标,位于猎户座旋臂的一处星云内。古卷记载‘星门通万界,脉能为钥’,如果能找到星门,或许能通过空间折叠技术,实现超光速航行,将时间缩短到十年以内。”
就在这时,陈曦的通讯突然接入:“冷队,总部传来紧急消息,在甘肃敦煌的一处沙漠遗址中,发现了与星门相关的壁画和文物,推测是昆仑先民留下的‘星门开启指南’,考古队已经前往现场,请求我们立刻支援。”
冷锋立刻做出部署:“赵雷,你带领侦查小队留守基地,继续分析柯伊伯带的信号数据;李锐,准备运输直升机,我们立刻前往敦煌;林博士、张岚、李教授,你们跟我一起去遗址,解读壁画和文物,寻找星门的关键线索。”
四小时后,直升机降落在敦煌沙漠遗址的考古现场。遗址位于一片沙丘环绕的洼地中,考古队员们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一座唐代佛窟的底层壁画——壁画被沙土掩埋了千年,清理后露出的画面让所有人都惊叹不已:画面中央是一座巨大的环形建筑,建筑周围环绕着十二根石柱,石柱顶端镶嵌着发光的球体,正是星图总纲中记载的“星门”;而壁画的另一侧,画着昆仑先民手持昆仑镜,将神脉液注入星门的场景,下方的文字标注着“脉液满,镜引光,星门开”。
“这就是星门的开启方法!”李教授激动地说,他蹲下身,仔细观察壁画下方的凹槽,“这个凹槽的尺寸与昆仑镜完全一致,显然是用于固定昆仑镜的。”
林夏用便携式光谱仪扫描壁画,发现壁画颜料中含有与昆仑神脉液相同的微量元素:“这些颜料不仅是装饰,更是能量传导介质,能增强昆仑镜与星门的能量共鸣。”
就在队员们深入研究壁画时,考古队负责人突然跑过来,神色慌张:“冷队,我们在佛窟的密室中发现了一具水晶棺,棺内的尸体保存完好,而且……而且尸体上穿着的衣物,与昆仑神宫的壁画中先民穿的衣物完全相同!”
众人立刻跟随负责人来到密室,密室中央的水晶棺内,躺着一名身高约两米的男子,他的皮肤呈淡蓝色,头发和眼睛都是银白色,身上穿着的丝绸衣物上绣着螺旋符文,与昆仑镜的云纹如出一辙。水晶棺的侧面,刻着一行昆仑符文,张岚快速解读后,脸色变得凝重:“这行文字的意思是‘昆仑守护者,星门钥匙,母星求救’。”
林夏用激光扫描仪对尸体进行检测,屏幕上的数据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尸体的细胞还保持着微弱的活性,死亡时间不超过一百年!而且他的体内,含有高浓度的神脉液,血液中的能量波动与柯伊伯带的信号频率完全同步!”
“他可能是昆仑先民派来的使者,在前往地球的途中遭遇意外,被困在了这里。”冷锋推测,他看着水晶棺内的男子,“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让他苏醒的方法,或许他能提供更多关于星门和母星的信息。”
张岚和林夏立刻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测,发现他的大脑还处于休眠状态,只要补充足够的神脉液,就能唤醒他。队员们从装备中取出神脉液,通过特制的导管注入尸体的静脉。当最后一滴神脉液注入时,尸体的手指突然动了一下,银白色的眼睛缓缓睁开,发出淡蓝色的光芒。
“你们……是谁?”男子开口说话,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虚弱,“这里是……地球?”
“我们是地球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