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8章 天墓无极(103)(7 / 7)
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安宁。”苏湄望着这如梦似幻的玉光潭水,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敬畏。
老鬼也收起了平日的嬉笑,咂咂嘴:“好家伙……这地方,比皇帝老子住的地方还舒坦……”
他们没有动潭中的任何玉器,也没有拿走木盒中的三件物品。只是进行了详细的拍照、测量和环境记录。这个发现,其价值不在于文物的市场价值,而在于它所揭示的一种终极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它补充了建文帝流亡生涯的最后一块,也是最私密、最人性化的拼图。
退出洞穴,让那巨大的岩石门户缓缓闭合,将秘密再次交还给大地和温泉。返回白石溪村的路上,三人都沉默着,各自消化着这次的发现。
回到武定县,陈砚将这次“阴阳泉”之行的所有记录和影像资料,同样郑重归档。他没有立即撰写报告或对外公布,这个发现太过于私人,他需要时间思考如何恰当地呈现它。
秋意渐深,文物所院子里的落叶多了起来。陈砚站在窗前,看着飘落的黄叶。建文帝的踪迹,似乎真的走到了尽头。从象征权力的玉玺,到寄托精神的经卷,再到剖白心迹的文书,最终是这隐秘温泉畔的玉光与旧物……一个人的流亡史,也是一部心灵的蜕变史。
爷爷的笔记,似乎也因为这次发现而变得完整。那些零散的记载,那些看似无端的猜测,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
然而,当他合上笔记,指尖无意中拂过笔记封皮内侧一个从未注意到的、微微凸起的皮质夹层时,他的动作顿住了。他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划开几乎与封皮融为一体的缝线,从夹层里,他取出的不是纸张,而是一片薄如蝉翼、触手冰凉、呈半透明的……丝绸?抑或是某种特殊的皮质?
在这片材质上,用极细的墨线,画着一幅更加抽象、更加简洁,甚至可以说是诡异的图案——那是一个扭曲的、如同漩涡般的星图,或者根本不是什么星图,而是一种无法理解的符号。图案的下方,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只有爷爷用铅笔写下的、两个潦草而充满不确定性的字:
“井宿?”
陈砚拿着这片薄如虚无的材质,对着灯光,眉头深深锁起。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这又是什么意思?这与建文帝,与之前所有的发现,又有什么关联?爷爷留下这个,是随手记录,还是暗示着另一段完全不同的、更加深邃难解的谜题?
窗外,秋风掠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历史的低语,从未停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