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4章 尸易无限(219)(5 / 6)
一片,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可我知道,在这份宁静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鬼市”的人很可能已经在宝鸡的祭祀遗址周边活动,一场新的文物保卫战即将打响。
“宝鸡的祭祀遗址位于陈仓区的一个小村庄附近,当地文物部门已经派了队员去现场值守,”父亲一边开车,一边给我们介绍情况,“根据初步勘探,这个祭祀遗址的规模不小,有祭祀坑、祭祀台和少量的墓葬,出土的青铜礼器痕迹很明显,很可能是西周早期王室或者诸侯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鬼市’的人盯上这里,肯定是想偷里面的青铜礼器,咱们得尽快赶到,加强安保措施。”
车子行驶了大约四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宝鸡陈仓区。当地文物局的李局长已经在路口等候,他穿着一件灰色的夹克,手里拿着一份勘探报告,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你们可算来了!祭祀遗址就在前面的王家村,我们的队员已经在那里守了两天了,昨天晚上发现有可疑人员在遗址周边徘徊,手里拿着探杆,应该是在探查遗址的位置和深度。我们想上去盘问,他们就赶紧跑了,开车往东边逃了,没追上。”
我们跟着李局长往王家村走,路上,李局长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祭祀遗址的情况:“这个遗址是上个月村民在平整土地的时候发现的,当时挖出了几块青铜碎片,我们过来勘探后,确定这是一处西周早期的祭祀遗址。目前已经发现了三个祭祀坑,里面有不少动物骨骼和陶器碎片,在第二个祭祀坑的底部,还发现了大型青铜礼器的残片,初步判断是青铜方鼎和青铜簋,应该是祭祀时使用的礼器。”
到了祭祀遗址,我们看到几个穿着文物局制服的队员正在遗址周边巡逻,遗址上已经搭建了临时的保护棚,棚子周围拉着警戒线,上面挂着“文物保护现场,禁止入内”的牌子。三个祭祀坑呈“品”字形分布,每个坑的直径大约在3-5米之间,坑底还残留着一些动物骨骼和陶器碎片,第二个祭祀坑的底部,确实能看到几块青铜残片,上面有精美的纹饰。
父亲蹲在第二个祭祀坑旁边,仔细观察着坑底的青铜残片:“这是西周早期的青铜方鼎残片,你看这纹饰,是夔龙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应该是王室或者高级贵族使用的礼器。这个祭祀遗址的规格不低,里面很可能还藏着更多的青铜礼器。‘鬼市’的人肯定是想趁着遗址还没正式发掘,偷偷把青铜礼器挖走。”
胖子拿出金属探测器,在祭祀坑周边探查:“李局长,你们有没有在遗址周边发现什么可疑的痕迹,比如探孔、脚印之类的?”
李局长点了点头:“昨天晚上我们在遗址东边的玉米地里发现了几个探孔,直径大约在10厘米左右,深度有1-2米,应该是‘鬼市’的人用探杆打的,想探查祭祀坑的位置和深度。我们还在探孔旁边发现了几个脚印,尺码在42-44码之间,应该是成年男性的脚印。”
我们跟着李局长来到东边的玉米地,果然看到了几个探孔,孔壁光滑,里面还有一些泥土,显然是刚打的不久。父亲用手摸了摸探孔里的泥土:“这探孔打得很专业,角度和深度都很精准,说明‘鬼市’的人里有经验丰富的盗墓贼。他们应该是通过探杆已经确定了祭祀坑的位置,下一步很可能会用洛阳铲挖掘,或者直接用炸药炸开祭祀坑,偷走里面的青铜礼器。”
为了防止“鬼市”的人再次来袭,我们和李局长、当地民警一起制定了安保计划:在祭祀遗址周边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覆盖遗址的各个角落;增加巡逻人员,分成三班,24小时不间断巡逻;在遗址周边的主要路口设置卡点,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组织王家村的村民成立志愿巡逻队,协助我们进行安保工作。
当天晚上,我们就开始在遗址周边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胖子负责调试设备,我和父亲、李局长一起帮忙固定摄像头,民警们则在周边巡逻。王家村的村民也很积极,来了十几个青壮年,手里拿着手电筒和木棍,跟着民警一起巡逻,还主动给我们送来热水和食物。
“小伙子,你们放心,有我们在,肯定不让那些偷文物的人得逞!”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握着我的手,语气坚定地说,“这些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我们不能让它们被偷走!”
听着大爷的话,我心里暖暖的。原来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文物工作者和民警的责任,更是每一个普通人的责任。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深夜,我和胖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值守,红外监控屏幕上显示着遗址周边的情况,一切都很平静。胖子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希望今晚‘鬼市’的人别来,我这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我笑着说:“你就别指望了,‘鬼市’的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还是打起精神来,小心为妙。”
就在这时,红外监控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几道人影,正朝着祭祀遗址的方向移动。我赶紧叫醒胖子:“胖子,快看!有人来了!”
胖子一下子清醒过来,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