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0章 尸易无限(215)(5 / 7)
到安全的保护,直到“鬼市”和境外走私组织被彻底消灭。
北京的秋意已经很浓,明十三陵的松柏被染成深绿色,远远望去像一道厚重的屏障。我们站在长陵的神道上,手里攥着北京市文物局提供的《永乐大典》残卷,纸页边缘已经发脆,上面用小楷写着“永乐二十年,成祖命工部造铁函,藏八宝于天寿山之阴”。文物局的赵局长指着远处的山峦:“天寿山是十三陵的主峰,‘阴’指的就是山北的山谷,那里荒无人烟,连条正经的路都没有,咱们得做好徒步进山的准备。”
父亲把三块拼接的钥匙——“岳府”玉佩、“宋室遗藏”玉佩和“元廷秘钥”铜牌——放在手心比对,突然发现三者的缺口能拼出半个太极图案:“明代的钥匙肯定藏在铁函里,而且得四块钥匙合在一起,才能打开最终的宝藏。”胖子扛着登山包,里面装着帐篷、睡袋和勘探工具,他拍了拍包:“放心,进山的装备我都备齐了,就算遇上‘鬼市’的人,咱们也能跟他们周旋几天。”
出发前,我们在十三陵附近的村落里补充物资,村头的老槐树底下,一个穿蓝布衫的老人正编竹筐。听说我们要去天寿山北谷,老人突然停下手里的活:“那地方邪性得很!前几年有伙外乡人进去,说是找‘宝贝’,结果一个都没出来,后来有人在谷口发现了他们的帐篷,里面的东西都在,人却没了踪影。”父亲递过去一杯热茶:“大爷,您知道那伙人长什么样吗?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老人想了想:“领头的是个高个子,脸上有块疤,手里总拿着个青铜牌子,跟你手里这个有点像。”他指了指父亲手里的“元廷秘钥”——显然,那伙人就是“鬼市”的残余势力。
第二天清晨,我们跟着赵局长,沿着一条废弃的采药人小路进山。山路陡峭,布满碎石,胖子走在最前面,用砍刀劈开挡路的荆棘:“这地方连个信号都没有,要是遇上危险,连求救都难。”父亲手里的“岳府”玉佩突然微微发热,他停下脚步:“前面有问题,玉佩能感应到金属,而且不止一件。”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前方的灌木丛里露出一角黑色的防水布,走近一看,是一顶废弃的帐篷,里面散落着几个空罐头和一张残缺的地图,地图上用红笔圈着北谷深处的一个山洞,旁边写着“铁函在此”。
“是‘鬼市’的人留下的!”我拿起地图,发现上面还有几处标记,像是陷阱的位置。赵局长脸色凝重:“他们肯定已经进洞了,咱们得加快速度,不然铁函就要被他们拿走了。”我们沿着地图上的路线,继续往山谷深处走,越往里走,树木越茂密,阳光几乎透不进来,只能靠手电筒照明。
走了大概三个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那个山洞,洞口被藤蔓掩盖,旁边的岩石上有新凿的痕迹。刚要进去,父亲突然拉住我们:“等等,洞口有机关。”他指着地面上不起眼的石子,“这些石子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只要踩错一颗,就会触发上面的落石。”胖子从背包里拿出探杆,小心翼翼地拨开石子,露出岩石。
我们绕开石子,钻进山洞。洞里很宽敞,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味,墙壁上每隔几步就有一个火把槽,显然以前有人来过。走了大概五十米,前面传来隐约的说话声,是“鬼市”的人!我们赶紧躲在一块巨石后面,屏住呼吸。
“快把铁函打开!别浪费时间!”一个粗哑的声音响起,正是之前在杭州逃跑的那个为首男人。“老大,这铁函上的锁太奇怪了,没有钥匙孔,只有一个太极图案的凹槽。”另一个人说。我们悄悄探出头,看到山洞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铁函,上面刻着繁复的龙纹,正中央是一个太极凹槽,“鬼市”的人正围着铁函,手里拿着各种工具,试图撬开它。
“他们还没找到打开铁函的方法!”胖子压低声音,“咱们得趁他们没反应过来,把铁函抢过来。”父亲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烟雾弹,拉开保险扔了过去。烟雾瞬间弥漫开来,“鬼市”的人乱作一团,我们趁机冲过去,父亲一把夺过铁函,胖子则用登山杖打倒了两个试图阻拦的人。
“把铁函留下!”为首男人气急败坏地大喊,手里拿着一把手枪,朝我们开枪。子弹擦着我的耳边飞过,我赶紧拉着父亲躲到巨石后面。赵局长趁机拿出对讲机,呼叫在谷口待命的警力:“我们在北谷山洞,请求支援!‘鬼市’的人有武器!”
就在这时,铁函突然开始发烫,上面的太极凹槽发出微弱的光芒。父亲赶紧把三块钥匙放进凹槽里,刚好拼成半个太极图案,凹槽剩下的一半,显然就是明代的钥匙。“快找找!铁函里肯定有明代的钥匙!”我大喊着,和父亲一起打开铁函——里面除了几件明代的文物,还有一把刻着“明室秘钥”的玉牌,正是我们要找的第四把钥匙!
“太好了!四把钥匙都齐了!”胖子兴奋地大喊,刚要拿玉牌,为首男人突然冲了过来,一把夺过玉牌,转身就往山洞深处跑。“别让他跑了!”我们赶紧追上去,山洞深处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尽头有一扇石门,上面刻着完整的太极图案。为首男人把四把钥匙放进石门的凹槽里,石门“轰隆”一声打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