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0章 尸易无限(215)(4 / 7)

加入书签

> “元廷秘钥?看来他们接下来要找元代的皇家秘藏了!”我拿着铜牌的照片,心里一紧,“元代的皇家陵墓很少有明确记载,他们怎么知道秘藏的位置?”周局长拿出一份资料:“根据史料记载,元代的皇家秘藏可能藏在内蒙古的元上都遗址附近,那里是元代的夏都,保存着大量的宫廷文物。”

父亲看着铜牌上的纹路,若有所思:“这铜牌上的纹路和之前的‘岳府’玉佩、‘宋室遗藏’玉佩都有相似之处,说明四朝秘藏之间可能有关联,或许集齐四把钥匙,能打开一个更大的宝藏。”

我们决定立刻前往内蒙古元上都遗址,阻止“鬼市”的残余势力和境外走私组织。周局长给我们联系了内蒙古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还安排了专业的考古队和警力支援。

出发前,我们去浙江省博物馆的库房里看望那些南宋文物,它们已经被初步修复,编钟被摆在展厅中央,阳光透过玻璃照在钟身上,泛着柔和的光泽。父亲抚摸着编钟,轻声说:“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咱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不让它们落入坏人手里。”

火车驶离杭州,朝着内蒙古的方向驶去。窗外的景色从江南的水乡变成了北方的平原,我的手里握着那块“元廷秘钥”的铜牌复制品,心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虽然前方的路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抵达元上都遗址时,正赶上一场沙尘暴,狂风卷着黄沙,能见度不足十米。内蒙古文物局的包局长在遗址门口迎接我们,他穿着一件厚厚的蒙古袍,手里拿着一份遗址勘探图:“元上都遗址很大,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根据史料记载,皇家秘藏可能藏在宫城的大安阁遗址

我们跟着包局长,顶着沙尘暴来到大安阁遗址。遗址上只剩下一些残破的石柱和地基,黄沙没过膝盖,走起来格外艰难。胖子拿出金属探测仪,在遗址上仔细探查,很快就有了发现:“在地下三米处,有一个巨大的金属信号,形状像是一个箱子!”

考古队员立刻开始清理遗址上的黄沙,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一个巨大的石制箱子露出了地面,箱子上刻着元代的八思巴文,包局长翻译道:“上面写着‘元廷宝藏,永镇于此’,应该就是咱们要找的皇家秘藏!”

就在我们准备打开石箱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汽车的轰鸣声,沙尘暴中出现了十几辆越野车的身影——是“鬼市”的残余势力和境外走私组织!他们的车上装着重型武器,显然是想强行抢夺秘藏。

“不好!他们来了!”包局长大喊着,组织考古队员和警力准备反击。父亲拿出“元廷秘钥”铜牌,尝试着插入石箱上的锁孔——“咔嗒”一声,石箱的锁开了!我们赶紧打开石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元代的文物:有忽必烈用过的金冠、元代的青花瓷、还有一卷完整的《蒙古秘史》手稿,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快把文物装起来!”我和胖子拿起文物箱,将里面的文物小心翼翼地装进去。“鬼市”的人已经冲了过来,枪声在沙尘暴中回荡。警察立刻开枪反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就在这时,石箱突然开始震动,里面的机关被触发了!遗址周围的黄沙开始下陷,形成一个巨大的流沙坑,“鬼市”的几辆车不小心陷了进去,很快就被黄沙掩埋。“快离开这里!遗址要塌了!”包局长大喊着,拉着我们往安全的地方跑。

我们抱着文物箱,在沙尘暴中艰难地奔跑,身后的大安阁遗址不断下陷,最终被黄沙彻底覆盖。“鬼市”的人见势不妙,赶紧开车逃跑,警察在后面追了上去。

我们将文物安全运到了内蒙古博物院,看着这些珍贵的元代文物,包局长激动地说:“这些文物填补了元代历史研究的空白,太感谢你们了!”父亲摇了摇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保护文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在内蒙古博物院的库房里,我们仔细研究了那块“元廷秘钥”铜牌,发现它和之前的“岳府”玉佩、“宋室遗藏”玉佩一样,上面都有一个缺口,显然是可以拼接在一起的。“看来这四把钥匙拼接在一起,真的能打开一个更大的宝藏!”胖子兴奋地说,“接下来咱们要找明代的皇家秘藏了,说不定就在北京的明十三陵附近!”

我们决定立刻前往北京,寻找明代的皇家秘藏。离开内蒙古前,包局长给我们送了一件礼物——一件元代的蒙古袍,他笑着说:“穿上它,保佑你们一路平安,早日找到明代的秘藏,保护好更多的文物。”

火车驶离内蒙古,朝着北京的方向驶去。我的手里握着三块可以拼接的钥匙,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坚定。虽然“鬼市”的残余势力和境外走私组织还在逍遥法外,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保护好每一件文物,不让它们落入坏人手里。

抵达北京后,我们立刻联系了北京市文物局,他们手里握着一份明代的《永乐大典》残卷,上面记载着明代皇家秘藏的线索。新的冒险已经开始,而我们,会带着对文物的敬畏和守护的决心,一直走下去,直到所有的皇家秘藏都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