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3章 尸易无限(208)(3 / 7)

加入书签

者,杖一百’,说明吐蕃时期对佛教非常尊崇,对盗窃佛教相关物品的惩罚很严厉,这和文成公主入藏后吐蕃大力推崇佛教的历史背景相吻合。”

回到墓葬发掘现场后,我们把追回的文物小心地进行了清理和登记,然后开始清理耳室。东耳室里存放着大量的陶瓷器和青铜器,有陶罐、陶碗、青铜鼎、青铜剑等,这些文物上都刻着精美的花纹,有的刻着吐蕃文的铭文,有的刻着中原风格的“缠枝莲纹”,体现了吐蕃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西耳室里则存放着一些丝织品和佛经,丝织品有中原风格的丝绸和吐蕃风格的氆氇,佛经则有汉文和吐蕃文两种版本,其中一卷汉文佛经的末尾还写着“大唐开元年间,长安西明寺僧玄奘译”,说明这卷佛经是玄奘翻译的版本,通过文成公主入藏传入吐蕃。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我们对这座吐蕃时期墓葬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根据出土的文物和木牍记载,我们确定墓主人是吐蕃时期的“大论”“禄东赞”(与吐蕃着名大臣禄东赞同名,为其后代),他曾辅佐吐蕃赞普(国王)赤德祖赞,积极推动与唐朝的文化交流,对吐蕃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墓葬规模宏大,陪葬品丰富,反映了吐蕃时期的强盛和与中原文化的密切交流,尤其是文成公主入藏后,中原文化对吐蕃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发掘工作结束的那天,西藏文物局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庆祝仪式,当地的藏族村民穿着节日的盛装,手捧哈达,向我们表示祝贺。扎西局长亲自为我们颁发了荣誉证书,还邀请我们参加吐蕃时期文物特展的筹备工作。

“这些文物是吐蕃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原与西藏文化交流的瑰宝,”扎西局长说,“我们打算在日喀则博物馆举办一场‘吐蕃文明特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吐蕃时期的历史文化,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伟大事迹,了解中原与西藏自古以来的密切联系。希望你们能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爽快地答应了扎西局长的邀请,开始参与特展的筹备工作。Shirley杨负责文物的展示设计,她根据文物的文化特色,将展示区分为“政治交流”“文化融合”“宗教传播”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采用了对应的场景布置,比如“政治交流”区还原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场景,“文化融合”区展示了中原与吐蕃风格结合的文物,“宗教传播”区则还原了吐蕃时期的佛教寺庙场景,让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吐蕃时期的历史文化和中原与西藏的文化交流。

阿贵则负责展览的讲解和文物解读,他编写了详细的讲解词,还制作了吐蕃文与汉文的对照展板,教观众辨认简单的吐蕃文。他还在展览中设置了“吐蕃文木牍临摹区”,让观众通过临摹吐蕃文木牍,感受古代吐蕃文字的魅力。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他还制作了文成公主入藏路线图,标注了沿途的重要地点和文化遗迹。

老烟枪则在博物馆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吐蕃草药园”,种植了吐蕃时期常见的艾草、薄荷、青稞等植物,还设置了科普展板,介绍这些植物在吐蕃时期的用途,比如艾草用于入药,薄荷用于清热,青稞用于制作糌粑,让观众了解吐蕃时期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他还经常在草药园里给观众讲解草药的知识,很多观众都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对青稞的种植和用途充满了好奇。

胖子则负责文物的搬运和安保,他每天都会仔细检查展柜的安全情况,还会向观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他还和当地的学校合作,组织学生来博物馆参观,给孩子们讲解吐蕃时期的历史故事,比如“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统一吐蕃”等,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还时不时提出各种问题,胖子都耐心地一一解答。有个藏族小朋友好奇地问:“叔叔,文成公主带来的佛经现在还在吗?”胖子笑着说:“当然在啦,这次我们发掘的文物里就有文成公主时期的佛经,以后你长大了,也可以来研究这些文物,了解咱们西藏的历史。”

经过六个月的努力,“吐蕃文明特展”如期举办。开展那天,日喀则博物馆里人头攒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还有来自国外的学者,大家都想亲眼看看吐蕃时期的文物。看着观众们惊叹的表情,听着他们对文物的赞美,我们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真没想到,咱们能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发掘出这么珍贵的文物,”胖子喝着酥油茶,笑着说,“以前我总觉得西藏很神秘,通过这些文物,我才知道西藏和中原的联系这么紧密,文成公主入藏为西藏的发展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以后我还要来西藏,发掘更多的文物,了解更多的西藏历史。”

Shirley杨点点头:“吐蕃时期虽然是西藏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但它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成公主入藏不仅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技术,也促进了西藏与中原的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护好这些文物,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共同记忆,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与中原自古以来的血肉联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