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6章 尸易无限(201)(2 / 7)
这些凹槽里应该藏着引线,连接着伏弩的扳机。咱们得先找到引线,把它剪断,才能继续往前走。”
我和Shirley杨用手电筒照着凹槽,小心翼翼地把里面的尘土清理掉,果然发现了几根用兽筋制成的引线,已经有些腐朽,但依然能看出连接着通道尽头的伏弩。胖子拿出剪刀,屏住呼吸,轻轻把引线剪断。
“咔嚓”几声,引线被剪断,伏弩再也没有动静。我们松了口气,继续清理通道里的积石。清理到十米深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碑,上面的汉隶清晰可辨:“汉景帝之孙,长沙定王次子,刘戊之墓”。
“刘戊!”张教授激动地说,“长沙定王刘发是汉景帝的儿子,刘戊是他的次子,封在长沙附近,后来迁到关中。这座墓竟然是刘戊的,级别够高!里面的文物肯定不少!”
胖子一听是王侯墓,眼睛更亮了:“那还等什么?赶紧往下挖,说不定能挖出个宝库!”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继续清理主墓道的积石和流沙。阿贵在清理流沙时,突然摸到个硬东西,挖出来一看,是个青铜剑的剑鞘,上面还刻着精美的云纹:“这剑鞘保存得真好!里面说不定还有剑呢!”
Shirley杨接过剑鞘,仔细看了看:“这是汉代的‘环首刀’刀鞘,不是剑。环首刀是汉代军队常用的兵器,王侯墓里常会用它来陪葬。”
老烟枪在一旁补充:“汉代的环首刀多是钢铁制成的,经过‘百炼钢’工艺,锋利得很。要是能找到刀身,说不定还能看出当年的工艺水平。”
就在我们清理到墓道尽头,准备打开墓门时,突然发生了意外。一位考古队员在搬石头时,不小心踩空了,掉进了一个隐蔽的陷阱里。陷阱不深,但里面满是尖锐的石片,队员的腿被划伤了,血流不止。
“快把他拉上来!”我大喊着,和胖子一起用绳索把队员拉了上来。Shirley杨立刻拿出急救包,给队员包扎伤口:“这陷阱是汉代的‘陷坑’,里面的石片都淬了毒,幸好伤口不深,赶紧送医院处理。”
张教授看着陷阱,脸色凝重:“看来这墓里的机关比我们想象的还多。以后大家一定要小心,每走一步都要先探查清楚,不能再出意外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更加谨慎,用探杆仔细探查地面,确保没有陷阱后才往前走。阿贵还发明了个办法,用竹竿绑着镜子,伸进狭窄的缝隙里观察,避免直接靠近可能存在机关的地方。
终于,我们清理完了主墓道,来到了墓门前。墓门是用整块青石制成的,上面刻着一对朱雀图案,朱雀的羽毛雕刻得栩栩如生。张教授用手抚摸着墓门上的纹路:“这是汉代常见的‘四神纹’中的朱雀,代表南方,说明这主墓道确实是朝南的。墓门后面,应该就是主墓室了。”
我们用千斤顶小心地顶开墓门,一股夹杂着尘土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阿贵赶紧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风扇,对着墓门里面吹风,驱散浊气。等气息散得差不多了,我们打开手电筒,往里面照去——主墓室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中央放着一具巨大的梓宫,梓宫周围摆放着很多陪葬品,有铜器、玉器、陶器,还有一些木质的车马模型。
“太好了!这么多文物!”胖子兴奋地就要往里冲,被Shirley杨一把拉住:“别冲动!先看看有没有机关。”
Shirley杨用红外探测器在墓室里扫了一圈,发现梓宫周围的地面上有一些金属反应:“小心地面,可能有‘地弩’。”
老烟枪蹲下身,用小铲子轻轻拨开地面的尘土,果然发现了一些细小的铜钉,铜钉之间连着细如发丝的铜丝:“这是‘连环弩’的触发装置,只要碰到铜丝,就会触发地弩,从地面射出土箭。”
我们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断铜丝,又用石板把铜钉盖住,确保安全后,才走进主墓室。梓宫是用金丝楠木制成的,虽然过了两千多年,但依然没有腐烂,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张教授围着梓宫转了一圈,说:“这梓宫的规格很高,里面应该就是刘戊的尸身,说不定真的穿着金缕玉衣。”
我们用绳索和滑轮,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梓宫的盖子打开。里面的景象让我们都惊呆了——刘戊的尸身已经腐朽,但身上确实穿着一套金缕玉衣,玉片是和田羊脂玉制成的,金丝虽然有些氧化,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光泽。玉衣的旁边,还放着一把环首刀,刀身虽然有些锈蚀,但依然锋利。
“真的是金缕玉衣!”胖子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抖,“比尉犁王那套完整多了!这玉片,这金丝,要是拿到博物馆,肯定是镇馆之宝!”
Shirley杨仔细检查着金缕玉衣,说:“这套玉衣有两千多片玉片,金丝重约五公斤,是目前发现的汉代金缕玉衣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套之一。玉衣的领口和袖口还镶嵌着红宝石,可见墓主人的地位有多高。”
阿贵凑到梓宫前,小心翼翼地看着里面的环首刀:“这就是汉代的环首刀啊!比书上的图片还好看。”他想伸手摸一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