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1章 尸易无限(156)(6 / 6)

加入书签

都后,林野和苏晓立刻投入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数据库”“中斯郑和石碑交流”板块的建设中。他们将加勒港的郑和石碑3d模型、碑文翻译、出土文物数据整合到数据库中,制作了“郑和下西洋南亚遗迹”专题页面,用中、斯、英三种语言展示石碑的发现过程和历史价值,还加入了“石碑保护技术”子板块,详细介绍石碑的清理、加固和扫描过程,为南亚地区的石质文物保护提供参考。

数据库更新上线后,受到了国际学界的高度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称赞郑和石碑的发现“为研究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和中斯友好交流提供了关键实物证据”,还将其列为“海上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候选文物。

一天下午,林野和苏晓正在整理“中斯郑和石碑交流”板块的用户反馈,周局长突然来到办公室。他手里拿着一份来自阿曼的合作邀请:“阿曼国家文物局希望和咱们合作,采集马斯喀特港遗址的考古数据,那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阿拉伯半岛的重要港口,出土了大量的中国唐代到明代的文物,最近还发现了疑似郑和船队的瓷器窖藏,但窖藏位于海边的岩石层中,挖掘难度很大,他们希望你们能帮忙用信号检测技术确定窖藏的位置和范围。”

苏晓翻出爷爷的笔记本,里面有一页提到“马斯喀特港,唐瓷明瓷,丝路之藏”,她兴奋地说:“爷爷早就提到过马斯喀特港的瓷器窖藏!那里是海上丝绸之路在阿拉伯半岛的重要中转站,要是能找到郑和船队的瓷器窖藏,就能完整还原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到阿拉伯半岛的贸易路线,还能了解郑和船队与阿拉伯商人的交流情况。”

林野看着阿曼的合作邀请,点点头:“马斯喀特港是海上丝绸之路在西亚的重要节点,采集那里的数据,能填补数据库中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西亚段的部分空白。而且岩石层中的窖藏检测难度大,咱们的青铜罗盘能穿透岩石,检测出瓷器的信号,正好能派上用场。”

郑队长也表示支持:“国家文物局已经同意了这个合作意向,下个月会派你们去阿曼参加合作洽谈会,顺便考察马斯喀特港遗址。不过那里的岩石层坚硬,挖掘工具要准备得更专业,还要注意海边的强风,做好防护措施。”

出发前一天,林野和苏晓收拾行李时,把加勒港的郑和石碑3d模型数据、科钦港的明代青花瓷残片照片小心地放进背包,还带上了专业的岩石探测仪和重型挖掘工具——准备应对马斯喀特港的岩石层环境。苏晓看着这些装备,笑着说:“从南亚到西亚,咱们的数据库快要覆盖海上丝绸之路的所有重要区域了。爷爷们当年要是能看到这些,肯定会特别欣慰。”

林野握住苏晓的手,目光坚定:“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郑和下西洋则是这条纽带上最璀璨的明珠。咱们去阿曼,不仅是寻找瓷器窖藏,更是要传承海上丝绸之路‘和平交流、互利共赢’的精神,让更多人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往来历史,为新时代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

第二天一早,林野和苏晓背着青铜罗盘、带着数据采集设备和专业挖掘工具,跟着王院士、郑队长坐上了前往阿曼的飞机。飞机穿过云层,下方的阿拉伯海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远处的阿曼海岸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林野看着手里的马斯喀特港遗址资料,心里满是期待——那里有海上丝绸之路在西亚的瓷器窖藏,有郑和船队与阿拉伯商人交流的潜在证据,也有岩石层考古的新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飞机渐渐靠近马斯喀特国际机场,远处的马斯喀特港在阿拉伯海的映衬下格外壮观。林野和苏晓收拾好东西,准备下飞机——马斯喀特港遗址,我们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