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3章 尸易无限(88)(4 / 6)

加入书签

法:“阿赫迈托夫局长,我有个提议。我们可以联合丝绸之路沿线的博物馆,举办一场‘丝绸之路货币展’,通过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货币,展现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和文明交流。你觉得怎么样?”

阿赫迈托夫立刻表示赞同:“这是个好主意!哈萨克斯坦有很多出土的突厥货币、唐代货币,我们很乐意参与!”

回到敦煌后,林深立刻着手推动“丝绸之路货币展”的筹备工作。他向“丝绸之路文明保护共同体”的成员国发出邀请,很快得到了积极响应。伊朗提供了萨珊王朝的银币,土耳其提供了拜占庭帝国的金币,乌兹别克斯坦提供了粟特文铭文的铜币,中国则提供了从汉代五铢钱到唐代开元通宝的一系列货币,甚至还有当年在“文明宝库”发现的罗马金币。

为了让展览更生动,林深还组织专家编写了货币背后的故事:汉代的五铢钱如何随着商队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西域;萨珊银币如何成为丝绸之路中段的通用货币;罗马金币如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些故事被印在展览的解说牌上,配合货币实物和丝绸之路路线图,让观众能直观地感受到货币背后的文明交流。

“丝绸之路货币展”在敦煌开展那天,展厅里挤满了观众。一个小男孩拉着父亲的手,指着一枚萨珊银币问:“爸爸,为什么这个银币上的花纹和我们的铜钱不一样?”父亲笑着说:“因为这是来自波斯的货币,就像不同国家的人说不同的语言一样,不同国家的货币也有不同的样子。但它们都能在丝绸之路上使用,就像大家都能通过丝绸之路成为朋友。”

林深站在展厅的角落,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展览不仅是展示文物,更是在传递一种理念——丝绸之路的文明,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才能让这份珍贵的遗产永远传承下去。

展览期间,林深还接到了一个特殊的请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他能带领团队,为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小学生编写一套《丝绸之路文明启蒙读本》,让更多孩子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林深立刻组织专家开始编写,读本分为“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技之路”“友谊之路”四个部分,用生动的文字和插图,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还加入了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可以通过拼图、绘画等方式,加深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读本出版后,很快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二十多个国家发行。在土耳其的一所小学里,老师用读本给孩子们上历史课,当讲到汉代商队与土耳其先民的贸易往来时,孩子们兴奋地举手提问:“老师,我们现在还能找到当年商队留下的东西吗?”老师笑着说:“当然能!在安纳托利亚高原的遗址里,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当年商队留下的丝绸和瓷器呢!”

就在林深忙着推广读本时,“丝绸之路文明数字博物馆”又有了新的突破。技术团队与国内的高校合作,开发了“AI文物修复助手”——通过输入受损文物的照片和数据,AI能模拟出文物的原始形态,为修复专家提供参考。在修复一件从科斯托比古城出土的破损唐代陶俑时,AI助手准确地还原了陶俑缺失的手臂形态,大大提高了修复效率。

林深将“AI文物修复助手”的技术无偿分享给了“丝绸之路文明保护共同体”的成员国。伊朗的文物修复专家用它修复了“文明宝库”出土的破损羊皮卷,哈萨克斯坦的专家则用它还原了科斯托比古城陶窑的完整结构。阿赫迈托夫在视频会议上激动地说:“林教授,有了这个AI助手,我们的文物修复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倍!太感谢你们了!”

这天,林深收到了儿子从国外寄来的明信片。儿子正在国外留学,学习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明信片上是他在意大利罗马斗兽场前的照片,背面写着:“爸爸,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来自丝绸之路的文物,有中国的丝绸,还有波斯的银币。我现在更明白你说的‘文明共同体’是什么意思了。等我毕业,就回来和你一起保护丝绸之路的文物!”

林深看着明信片,嘴角露出了笑容。他将明信片放在父亲的笔记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笔记的扉页上,那里写着父亲的名字——林正明。他轻声说:“爸,你看,我们的事业,有人继承了。”

傍晚,林深来到“丝绸之路文物修复中心”的屋顶。远处的鸣沙山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近处的胡杨树苗已经长得比人高了,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他想起这些年来走过的路,从黑石城到塔克·伊·布斯坦,从库车古城到科斯托比古城,每一处遗址,每一件文物,都像一个个坐标,串联起了丝绸之路的文明脉络。

手机突然响了,是凯末尔打来的:“林,好消息!我们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又发现了一处汉代商队遗址,里面有很多刻有螺旋纹路的黑石碎片,我们想邀请你过来一起研究!”

林深笑着说:“我马上安排行程!”挂了电话,他看着眼前的胡杨树,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丝绸之路的探索永无止境,还有更多的遗址等待发现,更多的文物等待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