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章 无畏擒龙(78)(6 / 7)

加入书签

脉玺!新节点的开门钥匙,果然还是玉玺。”

我把玉玺往孔里一按,“咔嚓”一声,整块石板突然往下陷,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洞里飘出股檀香味,跟昆仑佛窟的香火味一模一样。王瞎子往洞里扔了块火折子,火光照亮的瞬间,我们看见洞壁上挂着无数面木鼓,鼓面上的蛇纹正随着鼓声微微颤动。

“是‘地脉鼓’!”王瞎子的探龙针在掌心跳得厉害,“每面鼓都连着一条地脉支流,敲对了鼓点,能让地脉能量顺着鼓声走。你听这鼓点,跟亚马逊蛇神谷的守谷藤摆动节奏一样,是三箭盟的人统一调过的。”

胖子抱起最大的那面鼓就敲,“咚咚”两声刚落,洞顶突然落下无数条藤蔓,像鞭子似的往我们身上抽。玛莎大喊:“敲反了!鼓神坛的鼓得按‘先轻后重’的节奏敲,就像雨林的雨,先下毛毛雨,再下瓢泼大雨。”

杨雪莉捡起根鼓槌,照着鼓面上的蛇鳞纹路敲:“鳞片的疏密就是鼓点!你看这排鳞片密,得敲快点;那排稀,得敲慢点。”她敲到第三面鼓时,藤蔓突然停了,洞壁上的石门缓缓打开,里面的景象让我们愣住——不是想象中的金银珠宝,是间摆满陶罐的石室,每个罐子里都泡着不同的种子:亚马逊的绞杀榕籽、撒哈拉的仙人掌种、南极的地脉草籽……最中间的陶罐上,贴着张用雨林树皮做的标签,是二舅爷的笔迹:“新脉需用万种籽,混着龙涎能扎根。”

“是‘育脉罐’!”玛莎指着罐底的小孔,“老辈人说新地脉就像刚出生的娃娃,得喂各种种子的养分才能长大。这些罐子里的种子,都是各龙脉节点的‘命根’,二舅爷十年前就开始收集了。”

我们正准备把种子倒进石坛,突然听见“轰隆”一声,整座鼓神坛开始摇晃,洞顶的泥土往下掉。王瞎子指着鼓面上的裂纹:“是地脉在‘抗议’!新节点的地脉太嫩,承受不住这么多种子的能量,得按顺序来,先种南极的地脉草,再种亚马逊的绞杀榕,最后种七星砬子的黑土,就像做饭得按先后放调料。”

胖子往石坛里撒下地脉草籽,刚浇上龙涎水,草籽就发了芽,根须顺着石坛的纹路往地下钻,像在给地脉织网。杨雪莉接着种绞杀榕籽,籽一碰到地脉草的根须,立刻长出气根,缠成个绿色的球,把石坛裹得严严实实。我最后撒上七星砬子的黑土,黑土一落地,整座鼓神坛突然发出“嗡”的响声,所有地脉鼓一起敲响,节奏竟和我们走过的所有龙脉节点的地脉频率都对上了。

石坛中央冒出棵幼苗,茎上长着八种叶子:狼首叶、蛇神叶、日轮叶、星脉叶、火纹叶、天眼叶、水纹叶、鼓纹叶——竟是把所有龙脉节点的特征都长在了一起!玛莎说这是“合脉草”,“只有新地脉才能长出这种草,说明它把所有老地脉都认成了亲戚”。

鼓神坛的震动停了,洞壁上的石画出现在眼前:三箭盟的人正背着育脉罐往各龙脉节点跑,二舅爷走在最前面,手里捧着颗发光的种子,身后跟着黑狼兄弟、鲛王、鱼妇……他们把种子种进不同的土地,长出的草叶在风中连成线,像条绿色的龙脉。

“原来新地脉不是终点。”我的眼眶有些发热,“是让所有老地脉连得更紧的结。就像这合脉草,看着是棵新草,根却扎在所有地脉的土里。”

我们走出鼓神坛时,雨正好停了,合脉草的种子顺着雨水往雨林深处飘,落在哪,哪就冒出新绿。远处的空地上,各龙脉节点的守护者不知何时来了:金狼王陵的牧羊人赶着驮种子的羊,越女城的鱼妇提着装莲子的篮,沉月城的鲛王捧着带珊瑚的沙……他们手里都拿着自家的种子,往合脉草的根上撒。

“二舅爷二十年前就说了。”牧羊人举起封信,信纸被雨林的潮气泡得发皱,“他说等新地脉长出合脉草,就是各节点认亲的日子。你看这草叶上的露水,每滴都映着一个老地脉的影子。”

胖子突然指着草叶上的光斑:“快看!是七星砬子的老槐树!”光斑里的老槐树下,青铜龙身上的金花正往天上飘,飘到南美雨林就变成了合脉草的花瓣,“是地脉在互相送礼呢!”

我们在鼓神坛旁搭了座竹屋,把育脉罐里剩下的种子分给各节点的守护者,让他们带回自家的地脉种。玛莎说这叫“传脉”,“就像雨林的鸟儿,把种子带到哪,哪就长出新树,地脉也一样,得走亲访友才长得壮”。

回七星砬子的路上,合脉草的种子跟着我们的脚印发芽,胖子说这是“跟屁草”,“知道咱是它老家来的,舍不得分开”。杨雪莉把新地脉的故事写进博物馆的新展牌,旁边摆着片合脉草的叶子,叶子上的八种纹路在阳光下闪闪亮,像串连在一起的笑脸。

夜里,我梦见自己变成了合脉草的根须,顺着地脉往各节点钻:在金狼王陵的沙枣树下喝沙枣汁,在越女城的镜湖里吃莲子羹,在沉月城的珊瑚礁上听鲛王唱歌……每个节点的守护者都往我身上撒了把自家的土,说:“常来玩啊,地脉的门永远为你开着。”

第二天一早,我去青铜龙旁看了看,发现龙首的金花旁,长出了片合脉草,草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