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过年的味道(1 / 3)

加入书签

想到这里葛明心中一乐,战争三大套装现在想出来了。

二踢脚,马铁蹄,炒面,顺便再把千里眼弄成双筒的,这个算是赠送给李世民的,这样总能为父亲大人赎罪了吧?

再说父亲大人当时逃走,并非因为害怕王世充,而是因为你老子杀了我老子的岳父,那谁还愿意给你家干活啊,希望老李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想。

葛明在椅子上坐了挺长时间,眉头一会舒展一会紧锁,一会呆一会傻笑。

丁香和小丫也早就习惯了,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否则小郎君会火。

连番茄都被小丫紧紧抱在怀里,生怕出了一点声响。

好长时间之后,葛明才算正常起来。

“洗脸、洗脚,睡觉。”

两个丫头看到葛明正常起来,赶紧把番茄放下,出门打水伺候葛明休息。

第二天才知道孙思邈没回葛府,还在庄子上搞研究,说是庄子上清静。

葛明觉得自己也是打算搞研究的,也应该找个清静的地方,于是用过早饭之后带着丁香和小丫又去了庄子上。

葛明骑马,两个丫头坐车,福伯赶车。

要说葛明骑马的技术比以前好了很多,尤其是大腿和屁股被磨多了也就不疼了,不过不敢经常骑马,后世的人说骑马多了容易罗圈腿。

本小郎君可以丑、胖、矮,罗圈腿实在接受不了。

据说突厥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很多都是罗圈腿。

骑在马上威风凛凛,下了马矮一大截。

初夏正是气候极为宜人的一段时间,一路上溜溜达达,进了葛家庄子地界就传来阵阵花香,在花香中一会工夫就到了庄子上。

孙思邈看到葛明昨天刚走,今日又回,忙问家中何事,答曰:小事。

孙思邈点点头,要是大事这小子就没心情跑回庄子上玩了。

孙思邈又问,为何又回了庄子,答曰:搞研究。

孙思邈点点头,这小子这两年没胡搞,不知道又要搞点什么出来。

战争三件套里面最好制作的就是炒面,谷物都可以磨成粉,锅里加点猪油、羊油之类的东西,文火把面炒熟到略微泛黄就可以了,加点盐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讲究的还可以加点肉松、脱水的蔬菜、紫菜末之类的东西。

最简单就不着急制作,而且没必要制作,只需要把方子给李世民就可以了。

要先做的是马铁蹄,庄子上有铁匠,还有王麻子这样的兽医,钉个马掌应该没有多大难度。

于是葛明让丁香去找禄伯,小丫笔墨纸砚伺候,写写画画弄了个马铁蹄出来。

还顺便在粉丝的脚掌上比了比,感觉大小应该合适。

战马这东西体型差别不大,除非是一些高级将军的宝马,可能更加高大一些,马掌也更大一些,那就需要专门订制了,所以弄个“均码”

就差不多了。

禄伯来之后,葛明让找铁匠打个东西出来。

禄伯一看两个类似半圆的东西,中间还有几个洞。

于是拿着图纸去找铁匠了,半个时辰之后马蹄铁、铁钉都打造好了。

现在度这么快,其实跟当年葛明搞出焦炭有关,打铁的度都比原来快了很多,一些小东西都能比较轻松打造出来。

其实葛明不知道,当时葛明弄出来焦炭之后,禄伯就用这个方法在炼铁,炼出来的铁居然媲美百炼钢。

原本打算做成农具售卖,担心葛家有没必要的麻烦,就做成农具自家用,顺便做了一些刀剑给庄子的护卫队。

因为在唐代钢铁是被世家大族垄断的,哪怕是皇家一年也没多少百炼钢的出产,这东西要是别人知道了,葛家不知道会有多大麻烦呢。

然后让人叫来了王麻子,跟他解释一番钉马掌。

王麻子挠挠头,把张二黑等人叫了进来,就在院子里挖坑,然后埋上几根木桩,压实之后把粉丝捆了起来,这个跟当初给牛穿鼻孔没多大区别。

只要葛明到了老宅,张二黑四个人大多时间都会守在门外,这已经成了惯例。

整个庄子,没有比小郎君值钱的了,不但禄伯这样认为,整个庄子都这样认为。

丁香和小丫看着粉丝被捆了起来,眼中居然流露出难过来。

摇着葛明的胳膊问到:“小郎君,粉丝这么听话,为什么要穿鼻孔?”

除了葛明之外,这两个丫头还有刘树义也经常照顾粉丝,所以有深厚的感情,在丁香和小丫看来,粉丝又好看又懂事。

葛明听后满头黑线,笑着说到:“不是给粉丝穿鼻孔,是给粉丝订上马掌。

就好像我们穿鞋子一般,不管是踩了石头还是什么东西脚都不疼。”

“你们看看,这可是铁鞋子。”

听到葛明解释,两个丫头才放下心来。

王麻子没做过这事,不过以前给牛马修剪过蹄子,尤其是马蹄。

马本来就生活在草原上,每天都要奔跑很长一段,所以马蹄长不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