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胡思乱想出奇迹(1 / 3)

加入书签

葛三爷叹了一口,缓缓说到:“本来你稍微长大之后有些与众不同,为父只想守着你跟你娘,把这辈子安安稳稳的过完。”

所谓与众不同,大概是傻子的意思吧?

“只是你突然变得聪慧,还弄出了伤口缝合之术。

朝廷要对你母亲做封赏,于是陛下就知道了你母亲的身份。”

“传旨来的魏攀一直在秦王身边,可能当年见过为父。”

葛明插嘴说到:“那也未必认得出来啊,父亲大人不承认就是了。”

葛三爷笑着说到:“所以陛下让你尉迟叔叔派人到临渝,看看到底是不是为父,这才有你王叔叔几人到了临渝,假装绑架你跟为父相认。”

我去,这么说来还是本小郎君惹的祸了?原来问题出在本小郎君这里,如果自己没穿越,夫妻二人守着傻儿子过一辈子,就不会有后面的这些事了。

葛明马尾都要揉散了,做逃兵可是大罪,只是为何李世民一直没有惩罚父亲?不但升官进爵,并且负责千里眼生产?李世民到底要怎么样呢?

看着葛明纠结,葛三爷说到:“明儿,为父能有今日,都是你给挣来的。

相信为父现在还活着,也是你的功劳换来的。

只是现在跟以往情况有些不同,你外祖父想要平反,需要靠陛下。”

“为父也想为国家多出力,为你外祖父早日平反。

此去长安为父必须去,只是为父担心陛下心中还有缔结,不肯重用。”

葛明拍着胸脯说到:“父亲大人,既然立功可以减少罪责或者芥蒂,那孩儿就有办法了。

孩儿猜测,这两年关中大熟,陛下怕是想对突厥动手雪耻了。

那孩儿还真有把握,弄上几样东西立些功劳。”

葛三爷听后眼前一亮,笑着说到:“为父也是跟你尉迟叔叔通信,才隐约猜出陛下要对突厥用兵的,没想到我家明儿居然有这般见识。”

葛明心中暗暗笑,贞观四年才开始灭突厥了,史无前例的胜利,这要是不参加,对于武将来说亏大了。

再不熟悉历史,也知道唐太宗灭突厥呀。

嗯嗯,要是父亲能参加灭突厥之战,一定要让父亲必须跟着李靖,安全功劳大,出征一次顶十次。

“父亲大人,那您什么时候去长安?”

“嗯?不是为父自己去,全家都要去。

你大哥二哥跟着为父,将来也能混个高点的官职,就算不跟着为父,跟着你尉迟叔叔也是好的。”

“再说你已经十三岁了,前些年陛下有旨意让你陪着太子读书。

原本是体谅你是独子,让你多陪父母几年,如今为父都去了长安,你还有什么借口不去长安?”

葛三爷原本舍不得葛明,但是也希望葛明早点去长安陪着太子读书,时间久了说不定陛下都忘记了。

陪着太子长大,以后那还得了?位高权重肯定是跑不掉的。

再说现在不同了,自己要是也在长安,也减少了父子见不到面的苦楚,只是李世民这一关应该如何过?

葛三爷哪里知道葛明的想法,长安确实想去见识见识,任何人都想去唐代的长安见识见识,只是不愿意陪着太子读书。

这家伙是要造反的,到时候肯定连累全家。

这些年跟魏高明的通信就没断过,只要信中说到此事,葛明就是不愿意。

魏高明如同太子李承乾的代言人一般,说的太子千般好、万般好,但是有些事葛明又不能跟魏高明明说。

说去长安,其实大哥、大嫂还是很高兴的,只是二哥有些沉默不语。

葛明大概知道二哥的心思,心上人在临渝,关键家里还不同意。

“父亲,给孩子几天时间,弄点东西出来立个功,让陛下不敢小瞧咱们父子。”

葛三爷听后哈哈大笑,说到:“不着急,反正也不是一两天的功夫。

为父毕竟还是别驾,这一摊事情还是要交接交接的。”

刘氏说到:“明儿,虽然咱家跟裴家有仇,但是裴家乃是世家大族,不是咱们小门小户比得上的,不然你外祖父也不会有这种遭遇。

为娘只盼望你这辈子平平安安,富富贵贵的过完这一生。”

母亲不让报仇也是对的,就算父亲做了国公,两家也是比不上的,人家是世家大族,根深蒂固,不管是人才、财力都不是葛家这种寒门能比的。

就算母亲不这样说,葛明也想把裴寂熬死就算报仇了。

“母亲放心,在孩儿没有能力之前,不会想着报仇的事。”

“有了能力也不允许,为娘不想你背着仇恨过一辈子。

别说是你,你舅舅这些年报仇的心都淡了。

能报仇又如何,不报仇又如何,都不如一家人在一起来来得实在,其他都不重要。”

葛明挠挠头看看刘树义,刘树义笑着点点头。

报仇的事确实不着急,再说想要报仇也没能力。

现在还是应该弄点东西出来,献给李世民陛下,让老李在征突厥时摧枯拉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