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胡思乱想出奇迹(2 / 3)

加入书签

不过葛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袁老道这些年都没来信,说三年在长安相见,好像又被老道说准了,这个老神棍,到底跑哪里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家人坐在一起闲聊,一起吃饭,这也是刘树义第一次当着晚辈的面,跟姐姐姐夫坐在一张桌子上,居然有些激动。

“舅舅,这些年苦了你了,以后外甥一定好好孝敬你。

将来啊,外甥帮你给外甥找个漂亮的舅妈,必须是京城户籍的。”

葛明一句话差点让人把酒吐出来,葛三爷抽了葛明一巴掌。

“混账东西,没大没小的。

好在你小子从小懂事,都是刘叔、刘叔的叫,不然今天先揍你一顿,然后才允许你改口。”

葛粮、葛仓脸色就不自然了,赶紧给刘树义敬酒。

“舅舅,我们不懂事,以前都直呼名字,外甥错了,请舅舅责罚。”

刘树义笑着说到:“隐姓埋名嘛,你们又不知道怎么能怪罪你们的?”

说完接过两人的酒,一口一杯干了。

用过了晚饭之后葛明回到自己房间,现丁香和小丫也已经回来了。

葛明坐在椅子上瞎琢磨,老是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儿。

李世民是什么人?是个杀伐果断的人,眼里容不下沙子,怎么会一直没有处置父亲,还给升职加薪呢?

从县令到别驾,现在还有爵位在身。

唐代官员的工资高啊,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宋代的官员待遇好,但说起宋代官员待遇多好,都是用堪比盛唐来形容。

虽然唐代经济不如宋代达,土地的产量也少,但是官员数量少啊。

根据后世统计,北宋虽然只有半壁江山,但是耕地面积是唐代的两到三倍,这跟后世开荒有很大的关系,亩产也是唐代的两到三倍,商税居然过了农税,但是官员实在太多了。

葛明不知道刘文静跟李世民的关系,自然也就搞不清楚为何李世民能容忍自己父亲了。

葛明以为可能跟自己搞出来的东西对国家有利,所以看在自己面子上留了父亲一条老命。

如今之计只能再搞点东西出来了,让老李知道小葛很有用,这就是葛明的解决之道。

因为对人有用,其实可以看是生存之道。

可是弄点什么出来对进攻突厥有用呢?葛明最先想到的就是火药,这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想法。

是当年小白脸罗成要攻打临渝时,葛明觉得帮不上忙,当时认为要是有火药的话可以轻松守住临渝。

从那以后葛明就开始收集制作火药的材料,而且都是好东西,纯度极高。

只是火药这东西要是弄出来之后,不知道会出现个什么结果,会不会影响到冷兵器时代大唐军人的战力,所以只能徐徐图之。

火药这东西想要做成武器,需要极高的钢铁冶炼工艺,否则就只能做烟花来玩玩。

战场上需要用到烟花吗?需要吗?好像需要啊,作为信号弹使用不是蛮好的吗?

烟花升空作为信号,几队人马合集突厥,这个好像可以有啊,怎么都比扯着嗓子喊,旗语,或者快马通知来的及时。

虽然不是专业制作烟花的,但是后世小时候最喜欢放鞭炮,复杂的东西做不出来,二踢脚的难度就很小啊。

只要二踢脚足够大,可以飞很高,声响可以很大。

二踢脚小时候拆开过,就是一个厚厚的纸筒,中间有一段黄泥堵子把二踢脚分成两节,黄泥里面有引线。

下面一节是黑色的火药,村里老人说这个叫做顺药,燃烧不那么剧烈,会把二踢脚下面的堵头撑开,然后就飞上了天。

这节火药燃烧会把中间的引线点燃,然后上节的火药才会被点燃。

上节的火药不是黑色的,是有些金属光泽的,村里老人说这是横药,爆炸非常剧烈,在堵头还没被撑开就炸了,所以也叫炸药。

鞭炮里面也都是横药,还记得邻居家的小伙伴拆了不少没点燃的鞭炮,把里面的横药装到小瓶里面,每次倒一点出来放到火柴枪里,非常过瘾。

终于有次想要更加过瘾,把横药倒在地上点燃,砰的一下头都烧没了。

顺药和横药的区别好像是使用的炭不同,横药中的炭更加容易燃烧,里面可能还有一些助燃的东西,所以反应会更加剧烈。

凭借小时候玩炮仗的经验,葛明觉得大致能够做出来二踢脚。

而且横药中可以加点其他东西,让爆炸有不同的颜色,比如加点铜粉,爆炸就是绿色的。

要是加点铝粉,爆炸就是耀眼的白光。

要是加点食盐,就是含有钠的东西,颜色就是黄色。

黄白绿三种颜色,这应该足够战场上使用了吧?想到这里葛明打算好好怀念一下化学老师,元素光谱居然本小郎君还记得一些。

当然,还有很多金属产生更加特殊的颜色,但这个时代怕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