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宋夏和盟:三战三谈,一纸和约止十年兵戈(3 / 3)
运到西夏的榷场,卖给西夏百姓;西夏的商人,把马匹、皮毛、药材,运到大宋的榷场,卖给大宋百姓。双方的贸易越来越红火,大宋的国库,因为贸易,渐渐充实起来;西夏的百姓,因为能买到大宋的粮食、布匹,也过上了安稳日子,不少之前不愿再打的部落,也更加拥护元昊。
庆历三年秋,范仲淹去西夏兴庆府,回访元昊。元昊亲自到城外迎接,肩膀上的伤口已经痊愈,脸色也缓和了很多。两人在西夏皇宫里交谈,没再提战争,只谈百姓的生活、双方的贸易。
元昊笑着说:“范大人,当初若不是你提议止战,若不是富弼使者劝说,我们恐怕还在打仗。现在好了,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西夏的国库也充实了,这比打仗好太多了。”
范仲淹点头:“陛下说得对。战争只会带来苦难,只有和平,才能让两国百姓过上好日子。只要我们都遵守和约,大宋和西夏,就能永远和平相处。”
后来,元昊去世,西夏新国主继位,依旧遵守“庆历和盟”的约定;赵祯去世,宋仁宗继位,也没废除和约。大宋和西夏,和平相处了近百年,两国的百姓,都过上了安稳日子,西北边境,再也没发生过大规模战争。
而那纸“庆历和盟”,也被妥善保存下来,大宋的皇宫里存了一份,西夏的皇宫里存了一份。它见证了大宋和西夏,从十年兵戈到百年和平的转变,也见证了两国百姓,从流离失所到安居乐业的过程。多年后,有人在延州的榷场,看到两国的商人,一起喝酒聊天,看到大宋的百姓和西夏的百姓,一起在田野里耕种,没人再记得当年的战争,只记得那份带来和平的和约,记得范仲淹、富弼、元昊,为和平所做的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