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红墙暗斗:老贼的九连环计(3 / 7)
吵过架,当即下令彻查杨淑妃。可查来查去,却没找到任何证据。
就在这时,有宫女揭发,说尚美人曾私下诅咒杨淑妃,还说要让杨淑妃不得好死。仁宗本就因为下毒之事生气,听到这话更是怒火中烧,当即下旨,把尚美人贬为庶人,送往道观出家。
吕夷简站在一旁,看着仁宗怒气冲冲的背影,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他又除掉了一个障碍。
太后想要扶持的杨淑妃,很快就能上位了。
第五章西北战事:军帐里的权谋
尚美人被废后,杨淑妃果然得到了仁宗的宠爱。可没等吕夷简喘口气,西北就传来急报——西夏李元昊率军入侵,连破三城,边关告急。
仁宗召集群臣议事,范仲淹主动请缨:“陛下,臣愿前往西北,抵御西夏大军!”
吕夷简当即附和:“范经略熟悉西北地形,定能击退李元昊。臣举荐韩琦为副帅,协助范经略。”
仁宗准奏,任命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判官,率军出征。
临行前,吕夷简在府中设宴为范仲淹和韩琦践行。酒过三巡,吕夷简端着酒杯走到范仲淹面前:“范经略,西北战事凶险,你一定要小心。”他从袖中掏出一张地图,塞给范仲淹,“这是西夏军的布防图,是我安插在西夏的探子送来的,你拿着,或许能用得上。”
范仲淹接过地图,心中一暖。他没想到,吕夷简竟会为他准备这么周全。
韩琦见状,也端着酒杯凑过来:“吕相放心,我定会与范经略同心协力,击退李元昊。”
吕夷简笑了,给韩琦也倒了杯酒:“韩判官勇猛善战,有你在,我更放心了。”他顿了顿,声音压得低了些,“不过,李元昊狡猾得很,你们切记,能守就守,别轻易主动出击。”
范仲淹和韩琦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可到了西北,韩琦却把吕夷简的话抛到了脑后。他见西夏军几次挑衅,忍不住怒火中烧,执意要主动出击。
“范经略,李元昊欺人太甚!我们不能再守了,必须主动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韩琦拍着桌子,语气激动。
范仲淹皱紧眉头:“吕相说过,李元昊狡猾,主动出击恐有埋伏。我们还是坚守待援,等朝廷派来援军再说。”
“什么吕相说的!”韩琦冷哼一声,“吕相在京城享清福,哪里知道边关的苦?我们要是再守,百姓们都要被西夏军杀完了!”
两人争执不下,最终韩琦率一万精兵,擅自出兵攻打西夏军。结果正如吕夷简所料,韩琦中了李元昊的埋伏,一万精兵几乎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京城,仁宗大怒,下令将韩琦贬为秦州知州,还怪罪范仲淹没有劝阻韩琦,把他贬为耀州知州。
吕夷简却在仁宗面前替范仲淹求情:“陛下,范经略已经尽力劝阻了,只是韩琦不听。而且范经略在西北修城筑寨,安抚百姓,颇有成效,不宜重罚。”
仁宗犹豫了片刻,最终改贬范仲淹为庆州知州。
范仲淹接到圣旨时,正在营中安抚百姓。他看着圣旨,忽然明白了吕夷简的用意。吕夷简举荐他和韩琦出征,就是料到韩琦会轻敌冒进,到时候既能借西夏军削弱韩琦的势力,又能卖他个人情,让他对自己心存感激。
“好一只老狐狸。”范仲淹低声骂了一句,却又忍不住佩服吕夷简的算计。
第六章朝堂洗牌:奏折里的绝杀
韩琦被贬后,吕夷简在朝堂上的势力更稳固了。可他知道,范仲淹虽被贬,但在百官中的威望很高,迟早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他必须想个办法,彻底除掉范仲淹。
这日,吕夷简在府中看书,小厮忽然进来禀报:“相爷,范仲淹在庆州推行‘屯田制’,让士兵和百姓一起种地,收获的粮食一半归军,一半归民。现在庆州的粮草充足,百姓都很拥护他。”
吕夷简放下书,眼神冰冷。范仲淹这是在积蓄实力,若是让他在西北站稳脚跟,日后回京,定会成为自己的劲敌。
他当即提笔写了一封奏折,递到仁宗面前。奏折里说范仲淹在庆州“结党营私,收买民心”,还说他推行的“屯田制”是“假公济私,图谋不轨”。
仁宗看了奏折,有些犹豫。他知道范仲淹是个忠臣,可吕夷简说得有板有眼,不由得他不信。
就在这时,杨淑妃在一旁吹起了枕边风:“陛下,吕相一向忠心耿耿,他说的话定不会有错。范仲淹在西北威望太高,要是他造反,可就麻烦了。”
仁宗被杨淑妃说动了,当即下旨,召范仲淹回京,贬为邓州知州。
范仲淹接到圣旨时,正在田埂上和百姓一起种地。他看着手中的锄头,又看了看远处丰收的庄稼,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又是吕夷简的手笔。
回京途中,范仲淹路过开封府,特意去见了韩琦。韩琦此时已被贬为秦州知州,心情郁闷。见范仲淹来了,连忙摆酒招待。
“范兄,这都是吕夷简那老贼搞的鬼!”韩琦喝了口酒,怒气冲冲地说,“他就是怕我们威胁到他的地位,才故意陷害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