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墨间兽语:大宋文人笔下的情义传奇(2 / 3)

加入书签

或许禽兽比人更懂得恩怨分明。

第三章放翁与犬守书灯

淳熙七年的冬天,陆游罢官回到山阴老家。院子里的老狗“墨影”摇着尾巴迎上来,身上沾着雪,黑毛都变成了花白。这狗是他年轻时从战场上捡的,跟着他南征北战,如今已是条老狗,走几步就喘。

“饿坏了吧。”陆游解开包袱,拿出在市集买的肉干。墨影叼着肉干趴在火炉边,眼睛却一直盯着他,像是怕他再走。他看着狗,突然想起当年在南郑,自己带军偷袭敌营,是墨影狂吠着提醒他躲过冷箭,腿上至今还留着疤痕。

家里的藏书被虫蛀了不少,陆游决定趁着冬闲整理。他把书搬到堂屋,分门别类摆放,墨影就趴在书堆旁,谁靠近就低低吼两声,连家人都不让碰。有天夜里,油灯倒了,火星溅到书页上,是墨影用爪子把火扑灭,自己燎了一撮毛。

“你这老东西,还挺护书。”陆游给它包扎爪子,墨影舔着他的手,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开春后,陆游带着墨影去游沈园。这处园林他已有十年没来了,当年和唐琬在这里分别,如今再来,池边的柳树都粗了一圈。正看着伤感,忽听有人喊抓贼,原来是个小贼偷了游客的钱袋,正往园外跑。

墨影“噌”地冲了上去,一口咬住小贼的裤腿。小贼急了,回头一脚踹在狗肚子上。墨影嗷呜一声,却死不松口。陆游追上来时,看到墨影趴在地上,嘴角流着血,还是死死咬着裤腿,小贼被气得直跺脚。

“快松口。”陆游把墨影抱起来,这才发现它肚子上有个脚印,呼吸都弱了。小贼趁机想跑,被赶来的巡捕抓住。

回到家,墨影躺了三天,不吃不喝。陆游请来兽医,兽医摇摇头:“老狗了,经不起这么折腾,听天由命吧。”他守在狗窝旁,给它喂米汤,像当年墨影守着受伤的他一样。

第四天清晨,墨影突然站起来,摇摇晃晃走到书堆旁,用头蹭了蹭陆游的手,然后倒在地上,再也没起来。陆游抱着狗,眼泪止不住地流。他想起这狗跟着自己的十五年,陪他写诗、陪他戍边、陪他度过无数孤寂的日夜,比亲人还要亲。

他把墨影葬在书房窗外的桃树下,写了首《赠犬》:“衣褐向屠门,每饭不忘君。十年思报国,谁解此忠勤?”下葬那天,邻居家的狗都跑来趴在坟前,呜呜地叫,像是在哀悼。

后来,陆游每次写诗到深夜,总觉得窗外有狗影晃动,回头却什么都没有。他知道是自己想多了,可还是会在桌上留块肉干,就像墨影还在时那样。

第四章稼轩牛栏夜话

绍熙三年的夏夜,辛弃疾在带湖庄园纳凉。他刚写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听牛栏里传来骚动。起身去看,发现老黄牛“铁角”正用头撞栅栏,牛犊在旁边焦躁地转圈。

“咋了这是?”辛弃疾举着灯笼靠近,铁角突然跪倒在地,对着他不停地蹭。他这才发现牛犊后腿被蛇咬了,伤口肿得像个馒头,舌头伸得老长。

“该死的毒蛇!”辛弃疾抄起柴刀,跟着铁角往竹林跑。铁角在一片草丛前停下,用蹄子扒拉着草叶。灯笼照过去,果然有条银环蛇盘在那里,辛弃疾手起刀落,把蛇斩成两段。

回到牛栏,他找出解毒的草药,捣成糊状敷在牛犊伤口上。铁角站在旁边,不停地用舌头舔牛犊的背,像是在安慰。辛弃疾摸着铁角的脖子:“老伙计,谢了啊。要不是你,这牛犊就没命了。”

铁角是他三年前从集市上救下来的。当时它被贩子打得遍体鳞伤,眼看就要被宰,辛弃疾花十贯钱买下来,养在庄园里。这牛通人性,春耕时不用人赶,就知道哪里该耕深,哪里该耕浅,成了庄里的宝贝。

有天夜里,辛弃疾正在书房写词,铁角突然撞开房门,对着他狂躁地刨蹄子。他觉得奇怪,跟着牛往庄外跑,刚出庄子,就看到远处火光冲天——是山洪暴发了!他赶紧叫醒庄里人,往高处转移,刚搬完东西,洪水就漫进了庄园。

“这牛可是咱们的救命恩人!”庄户们摸着铁角,感激不已。辛弃疾笑着说:“它不光会耕田,还会报信,比某些当官的强多了。”

那年冬天,朝廷下旨让辛弃疾复职。他收拾行李时,铁角一直跟着他,用头蹭他的包袱,像是舍不得。辛弃疾拍拍它的头:“等我回来,给你带好草料。”

可这一去就是三年。等他再回带湖,铁角已经老得走不动路了,趴在牛栏里,看到他回来,挣扎着想站起来,却晃了晃又倒下了。

“老伙计,我回来了。”辛弃疾蹲在牛栏边,铁角伸出舌头,舔了舔他的手,眼睛里像是有泪。没过几天,铁角就死了,辛弃疾把它葬在湖边的高地上,对着坟墓说:“你陪我度过最难的日子,我陪你看最后一片湖光。”

后来,他写《清平乐·村居》,特意加了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其实他最想念的,是铁角耕田时的身影,和那个牛栏边的夏夜。

第五章鹤归雪堂墨未干

元佑元年,苏轼被召回京城。离开黄州那天,丹顶鹤在雪堂上空盘旋,发出凄厉的唳声。他站在船头挥手,直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