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新政风雨:谁向范仲淹泼了脏水(5 / 5)
,给了他一百贯钱,让他在邓州散布谣言,制造混乱。这个“王大人”,很可能就是王拱辰的亲信。
真相大白后,百姓们更加敬佩范仲淹了。他们自发地在府衙门前立了一块“德政碑”,上面刻着范仲淹在邓州做的好事。
范仲淹看着那块石碑,心里感慨万千。
只要真心为百姓做事,百姓就会记在心里,任何谣言都无法动摇他们的信任。
第八章风波后的传承
游医招供后,范仲淹立刻把供词上奏朝廷,请求彻查幕后指使者。可宋仁宗只是下旨把游医流放,对那个“王大人”却没有任何处置。范仲淹知道,这是章得象在背后包庇。
他没有气馁,继续在邓州推行新政的余绪。他减免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创办州学,邓州的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很大发展。百姓们安居乐业,都说这是邓州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庆历七年的春天,范仲淹接到朝廷的旨意,调他去荆南府任职。邓州的百姓听说后,都舍不得他走,纷纷来到府衙门前请愿,希望朝廷能留下他。
范仲淹站在府衙门前,看着百姓们一张张不舍的脸,心里充满了感动。他对百姓们说:“我虽然要走了,但新政的种子已经在邓州种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邓州一定会越来越好。”
他离开邓州那天,百姓们自发地沿街相送,有人捧着干粮,有人提着茶水,还有人给马队披红挂彩。队伍走了十几里,百姓们还在后面挥手,嘴里喊着“范大人一路保重”。
范仲淹坐在马车上,回头望着邓州的方向,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在邓州的日子虽然短暂,但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到了荆南府,范仲淹依然像在邓州一样,兢兢业业地为百姓做事。他减轻徭役,治理水患,兴办教育,很快就得到了荆南百姓的爱戴。
可他的身体却越来越差,多年的操劳让他积劳成疾,经常咳嗽不止。医生劝他好好休息,他却总是说:“百姓的事还没做完,我怎么能休息?”
庆历八年的冬天,范仲淹病倒了。他躺在病床上,还在关心着荆南的水利工程和州学的建设。富弼和欧阳修来看他,看到他憔悴的样子,心里都很心疼。
“希文,你就安心养病吧,剩下的事我们来做。”富弼握着他的手说。
范仲淹点点头,喘着气说:“我这一生,推行新政,虽屡遭挫折,但从不后悔。只要能为百姓做点实事,为国家尽点力,就够了。”
他看着窗外的雪花,突然想起了在邓州写的《岳阳楼记》,轻声念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话音未落,他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范仲淹去世的消息传开,天下百姓无不悲痛。邓州的百姓自发地为他修建了祠堂,年年祭祀。他推行的新政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很多年后,还有人记得那个在开封府衙门前被泼粪水却依然挺直腰板的老人,记得他在邓州修渠办学的身影,记得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人们在说起这段历史时,总会感叹:向范仲淹“泼粪”的,是那些腐朽的利益集团;而永远铭记他的,是千千万万的百姓。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臣良将,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