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花生糖(1 / 2)
大娘出了门,连连向陆绾绾道谢:“多谢姑娘,今日要不是你,俺今日可就只能赔这1两银子了。”
“大娘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
“姑娘,俺家就在前面那条胡同,俺做了一些花生糖,裹了芝麻,你去尝尝。”
陆绾绾刚要推辞,大娘已经拉着她的手往巷口走:“就在前头,拐个弯就到了,去喝杯茶,再配个花生糖,可香呢。”
进了院子刚坐下,大娘就把花生糖端了出来,陆绾绾吃了一颗,真甜啊。
“大娘,你是外地人吧。”
陆绾绾进屋前扫视了一眼这个院子,虽然不大却干净整洁。
“对,俺是跟着俺儿子来京城的,俺原本不想来,可儿子不放心,一定要俺跟着他一起来。”
“大娘,您儿子可真孝顺呢。”
在京城这个位置能有一处小院,也绝非普通百姓之家
“俺家砚儿”
大娘一说起自己儿子就笑开了花。
“娘”
屋外传来男声打断了大娘的话。
沈砚推开门时,正撞见陆绾绾坐在桌前,指尖捏着块花生糖。
“沈大人?”
陆绾绾万万没想到,大娘口中的儿子,竟是主审陆文耀案的沈砚。
“娘?”
沈砚看向坐在一旁的母亲。
他娘素来谨慎,从不随意带陌生人回家。
“砚儿,今日多亏了陆姑娘。”
大娘起身,把市集上的事细细说了一遍,末了还道,“要不是陆姑娘,那一两银子俺就赔定了。”
沈砚这才恍然,对着陆绾绾拱手:“多谢陆姑娘援手。”
“大娘言重了,举手之劳而已。”
陆绾绾起身告辞。
“这就走?”
大娘拉住她,转身从柜里抓了把花生糖,用油纸仔细包好塞进她手里,“带些回去,自家做的,不比外头的差。”
又朝沈砚扬声,“砚儿,送送陆姑娘。”
“陆姑娘,冒昧问一句,你怎会知陆清远将银票具体藏在哪里?”
那日案情紧急,他得了温行之的提点便匆匆带人搜查,事后回想银票的线索未免太过精准,再联想到陆绾绾也姓陆,该是她告知的温行之。
陆绾绾脚步微顿,转过身时脸上已扬起笑意:“沈大人初来京城,或许不知。
我自小在陆家老宅长大,所以对老宅很了解。
只是三年前家中出了些变故,才搬了出去。”
“原来如此。”
沈砚颔,先前那些疑虑仿佛被这几句话轻轻拂去。
陆绾绾看着他眼中的疑虑渐渐散去,悄悄松了口气。
出这一日,天气难得放晴。
车轮刚过护城河,春桃就忍不住掀开车帘一角,望着渐行渐远的城楼小声道:“小姐,咱们就这么走了?不和王爷说一声吗?”
“为何要和他说?”
“可王爷他”
春桃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自回京以来,王爷隔三差五就往别院送东西,对小姐提出来的要求几乎都是有求必应。
她一个丫鬟都看出了点端倪,偏小姐好像什么都没生一样。
陆绾绾瞥了春桃一眼,并未说话。
她知道春桃的意思,但她觉得这不过是儿时的情谊。
马车驶上官道走了好一会,忽然一阵嘈杂的争执声从前方传来,其中一句粗话格外刺耳:“女子有何用?能和男子比?”
陆绾绾推开车窗,只见路边槐树下围了几个汉子,正对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指指点点。
那少女穿着洗得白的粗布裙,梳着双丫髻,髻绳都磨出了毛边,却仰着头,眼里没有半分怯意。
“你爹答应替我们磨小麦粉,这都过了两天了还没好!”
领头的疤脸汉子推了少女一把。
她踉跄着后退半步,后腰撞在槐树干上,却死死攥着衣角没出声。
“现在他病倒了,就让你来糊弄事?告诉你,这推磨的活计,女人家干不了!”
他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再给你两天时间,再磨不出来,就得按双倍赔我们粮食!”
“南山,去看看怎么回事。”
她本不想管这乡野纠纷,可那少女眼里的倔强
不过片刻,南山就领着那少女回来了。
女孩站在马车旁,鞋上还沾着泥,警惕地盯着车里的人,像只受惊却不肯认输的小兽。
陆绾绾让春桃递过去一些米糕:“先吃点东西吧,太阳快落山了。”
女孩目光在米糕上扫了扫,并没有接东西,只是眼神坚定的说:“我可以推磨,女子不比男子差!”
陆绾绾心头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下,刚要开口,却见女孩突然福了福身,转身就往暮色里跑。
春桃把米糕收回食盒,叹了口气:“这姑娘也是个硬气的,可推磨哪是容易事?我小时候见我娘推磨,一圈圈转下来,汗能把布衫湿透,一天下来腿都肿了。”
陆绾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