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牵线搭桥探商机(2 / 4)
打听,欧美那边,老百姓的一些习惯,比如他们平时吃的喝的,又比如……果脯、蜜饯,还有各种果汁、汽水之类的情况怎么样?市场大不大?发展得快吗?”
这个问题显然搔到了胡顺平的痒处,他立刻眉飞色舞起来:“哎哟!江春生,你可考不到我,我堂哥信里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些!”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标志性的“夸夸其谈”:“人家那边,生活水平高啊!超市里,那货架一排一排的,一眼望不到头!各种吃的喝的,五花八门!你说的果脯蜜饯,那叫snack,零食!种类多了去了,不光是我们常吃的苹果干、桃脯什么的,还有什么芒果干、菠萝干,裹巧克力的坚果……琳琅满目!饮料就更不用说了,可乐、雪碧那是基本的,各种牌子的果汁,橙汁、苹果汁、葡萄汁,还有混合果汁,包装都漂亮得很!汽水口味也多,不像咱们这就橘子味、柠檬味那么几种。”
他越说越起劲,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引得附近几个干活的工人都好奇地望过来。“而且啊,人家那边讲究方便、卫生!就说过年过节,家里来客人,或者公司开会,哪像咱们这样,还得烧水、泡茶、洗杯子,麻烦!人家都是一人发一瓶水,或者一瓶饮料,拧开就喝,喝完瓶子一扔,多利索!”
江春生适时地引导着话题:“瓶装水?矿泉水?那也算饮料?”
“算!怎么不算!”胡顺平用力点头,仿佛在确认一个了不起的真理,“在我堂哥信里说的,在美国社会,矿泉水、纯净水,那都属于饮料的大范畴!超市里专门有一个区是卖水的,各种品牌,有的就是普通水,有的还加了什么气泡,或者一点点味道,卖得可好了!这说明啥?说明人家生活节奏快,追求效率和健康!咱们这儿,现在哪里有瓶装水卖,买水喝?恐怕会被人当傻子吧?但人家那边就普遍!这就是差距,也是趋势啊!——哦,对了,现在深圳有了全国第一家矿泉水厂,应该是中外合资的。”
胡顺平滔滔不绝,又将他在信里看到的、自己想象的关于欧美消费品市场的“盛况”描绘了一番,言语间充满了对那种现代化生活的向往和推崇。江春生认真地听着,不时点点头,或提出一两个问题,心中却是在飞速地盘算和印证着自己昨晚那个模糊的想法。胡顺平的话虽然带有个人渲染的色彩,但其中透露出的信息——欧美市场对于便捷食品和饮料的巨大需求以及成熟的市场形态,无疑让他对罐头厂转型生产果脯、果汁乃至瓶装水等产品的前景,又多了一分信心。
夕阳西下,工人们陆续收拾工具离开。江春生跟老金打了声招呼,也骑上自行车返回城里。他没有直接回交通局宿舍,而是直接去了规划局宿舍朱文沁家。
朱文沁已经先一步到家,正在厨房帮她母亲李玉茹准备晚饭。
见到江春生,她的脸上带着完成任务后的轻松笑容。
“春哥,你让我联系殷小川,我中午就打电话过去了。”她拉着江春生走到客厅一角,压低声音说,“他接到电话还挺意外,而且还特别高兴,说你从来没有主动找过他。我把你的意思跟他说了,他说他知道了,等他联系好罐头厂的万副厂长,定好了具体时间就告诉我。”
江春生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一些。殷小川虽然平时看起来有些风风火火的,但办事却是很讲究,也很靠谱,尤其是在这种牵线搭桥的事情上,他是特别热衷与擅长,他的人际关系网络肯定能发挥作用。
“好,辛苦了。”江春生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等他消息吧。”
时间在忙碌的工作和平静的生活中悄然流逝。工程队的桥面板预制工作按计划推进,江春生白天在工程队上班,晚上则有时回父母家,有时去朱文沁家,日子充实而平稳。他心中惦记着罐头厂的事,但表面上并未显露分毫。
转眼间,几天过去了,新的一周开始,日历翻到了星期二。
晚上,江春生照例来到朱文沁家。刚进门,朱文沁就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
“春哥,殷胖子来电话了!”她语气轻快地说,“下午打到我单位来的。他说他联系上万副厂长了,见面时间定下来了。就这个星期六晚上七点,还在‘富贵园’饭庄。他说定餐的事情他来负责,定好位置了就告诉我,让我转告你准时到就行。”
“星期六晚上七点,‘富贵园’……”江春生重复了一遍,将这个时间地点记在心里。他笑了笑,“这个殷胖子,动作还挺快。好,我知道了。”
悬着的心暂时落定,接下来就是等待周六的会面,以及思考该如何与万志朋沟通,才能获取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信息。
等待的日子似乎过得特别慢,但又仿佛一眨眼就到了。
周六这天,江春生照常上班。预制场地上,又有两块桥面板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和前面浇好的一大片桥面板一样,覆盖着草帘子洒水养护。他仔细检查了养护情况,又安排了下一周的工作计划。
一到下午下班时间,工人们还在忙碌着。他跟老金说了声家里有事需要早点走,老金点头同意后,他便骑上自行车,直奔中国工商银行城南分理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