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牵线搭桥探商机(1 / 4)
初夏五月的风,已带上了几分暖意,拂过行人的面庞,带着阳光和草木生长的气息。江春生骑着那辆“老永久”自行车,后座上载着朱文沁,穿行在节日的街道上。车轮碾过路面,发出均匀的沙沙声,与街上熙攘的人声、自行车铃声交织成一曲生活的交响乐。
朱文沁一只手轻轻揽着江春生的腰,脸颊微侧,靠在他宽阔又让人觉得安稳的背上。阳光透过梧桐树新绿的枝叶,投下斑驳晃动的光点,在她浅绿色的春衫上跳跃。
“春哥,”她忽然轻声开口,声音在车轮声中显得格外清晰,“刚才在饭桌上,听陈和平说起他们罐头厂要卖的事,你发现了什么商机呢?”朱文沁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江春生微微侧头,感受着身后传来的温度和信赖,心中那片因陈和平话语激起的涟漪再次荡漾开来。他略一沉吟,觉得这事没必要瞒着文沁,便开口道:“文沁,你明天上班,方便的时候,帮我联系一下殷小川那个胖子。”
“殷胖子?”朱文沁抬起头,有些不解,“你找他干什么?工程队那边你不是也能打他电话吗?”
江春生摇了摇头,解释道:“在工程队说这事不合适。队里人多眼杂,尤其是陈萍那张嘴,你又不是不知道,芝麻大点的事经她一说,都能传出邪门。我想请殷小川帮忙,约他的朋友罐头厂的副厂长万志朋出来吃个晚饭,详细了解一下罐头厂打算卖掉的具体情况。”
朱文沁闻言,立刻明白了江春生的顾虑。她点了点头,爽快应道:“好,我明天一上班就给他打电话。不过……”她语气中带着一丝娇嗔和好奇,“你怎么突然对罐头厂这么感兴趣了?难道也想学人家下海做生意?”
江春生笑了笑,说:“我现在在工程队也很挣钱啊!去年207和318两工程单独核算下来,除工资补助外,我拿了近三千块钱的节约分成,你不是知道吗?家里现在的那台17寸彩电,就是用这钱买的。我可没有下海经商的想法。只是觉得这可能是个机会,合适的话,我想鼓动李大鹏把这个厂买下来。具体怎么样,还得等了解了详细情况再说。你先帮我联系殷小川,定好时间地点告诉我。”
“嗯,我知道有什么好事你都会想到李大哥,也难怪他会对你这么好!”朱文沁想到了两个月前,李大鹏亲手交给她的八千元股权分红,“放心吧,包在我身上。”朱文沁重新将脸颊贴回他的后背,语气温柔而坚定。她信任江春生的判断,也支持他的任何决定。
车轮悠悠,载着两人穿过热闹的街市,拐进相对清静的巷道,不多时,便到了朱文沁家所在的院子门口。
次日,五一劳动节的假期结束,一切恢复如常。江春生一早便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工程队。
这段时间,他在工程队的工作重心是预制五座小型板桥所需的桥面板。这些桥面板是207国道临江段最北头的一段路基加宽需要的。五座桥共需要一米宽、二十五公分厚、长度五到七米不等的桥面板四十二件。
工程队的预制工作以前是由景康义负责,但年后,景康义随着刘副队长去了207国道最北端的那段工地,负责那边大大小小近二十道的小板桥,板涵与涵洞的加宽工程。队里便进行重新整合,设置了预制组,交由老金和江春生共同负责。
三月底,预制组完成了人员和任务的调整。负责人是老金和江春生,财务由王万箐负责,技术员是好学肯干的李同胜,水电技术由经验丰富的牟进忠负责,木工技术负责是许志强,钢筋技术负责则是赵建龙。具体的劳务工作,则由长期合作的永城建筑队周永昌带领他的队伍完成。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四十二件桥面板已经完成了一半。
今天的工作安排是绑扎四块桥面板的钢筋笼。场地上,周永昌的建筑队工人们正在赵建龙的指导下,熟练地将一根根粗壮的钢筋按照图纸要求弯曲、固定,焊接点闪烁着蓝色的电弧光,发出滋滋的声响。老金在一旁巡视,不时蹲下身检查钢筋的间距和绑扎牢固度。李同胜拿着图纸和卷尺,认真核对着尺寸。整个预制场地秩序井然,忙而不乱。
江春生在场地转了一圈,查看了钢筋绑扎的进度和质量,与老金、赵建龙交流了几句,确认一切正常后,便走到了场边库管办公室的门口。采购员胡顺平正坐在门口的小凳上,一边看着场地的施工,一边悠闲地喝着茶。
江春生拉过旁边另一张凳子坐下。
不等江春生开口,胡顺平就自我表恭的说道:“哎,江春生,怎么样?我这批钢筋帮你们提回来的及时吧?!没有耽误你们的事吧。”
“当然!由你帮我们采购材料,我们放心的很。”江春生说罢,看似随意地开启了话题,“哎胡哥,你堂哥现在还是在美国吧?还经常给你来信吗?”
一提及在美国的堂哥,胡顺平立刻来了精神,腰板都不自觉地挺直了些:“对啊!还在加州呢。现在差不多每半个月就给我们来一封信。咋了,你对美国也感兴趣?还是想了解什么?你尽管说,我现在可以说是大半个美国通了。”
“是吗?这么厉害了,”江春生嘻嘻笑道,随后斟酌着词句试探,“想跟你打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