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厨艺的提升(1 / 2)

加入书签

沈伊沐今天又是在空间系统里待了一整天。

确切地说,是待了整整八个小时。从下午两点钟,她把自己锁在卧室,戴上那个几乎与意识融为一体的神经连接设备,直到此刻,窗外的天色已经染上了一层浓郁的墨蓝色,城市的霓虹透过薄纱窗帘,在地板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她才缓缓摘下设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虚拟世界里那股子爆炒时锅气升腾的焦香。

她站起身,身体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有些僵硬,轻轻活动了一下脖颈,走到厨房。现实中的厨房,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像一件精美的摆设。冰箱里,是前几天从超市买来的半成品和速食包。她拉开冰箱门,冷气扑面而来,看着那些包装精美的食物,却提不起半点食欲。

在空间系统里,她刚刚完成了一道“蟹粉狮子头”的终极考核。系统里那位不苟言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导师”,用他那毫无波澜的电子音给出了“色、香、味、形、意,五项俱全,已达宗师水准”的评价。为了那四个狮子头,她从选材开始,亲手在系统的虚拟菜园里挑选了肥瘦相间的黑猪肉,在虚拟的湖畔捕捞了最鲜活的大闸蟹,然后一点一点地剔出蟹粉,慢工出细活地剁肉、搅拌、上劲、成型,再用文火慢炖了整整一个时辰。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每一个步骤都像是刻进了她的肌肉记忆。当那道汤色清澈、肉丸圆润、蟹香浓郁的作品出锅时,她自己都能感受到那份发自内心的满足与骄傲。

可回到现实,面对着这些工业化生产的食物,那种满足感瞬间荡然无存。

她关上冰箱门,决定为自己做一顿真正的晚餐。

这个决定,在一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的她,是个连煮方便面都能把水烧干的厨房杀手。朋友聚餐,她永远是负责点单和洗碗的那个。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这个名为“味觉巅峰”的全沉浸式空间系统。起初,她只是把它当成一个高级的烹饪游戏,用来打发无聊的周末时光。

但很快,她就沉迷其中。

在这个空间里,时间流速与现实不同,八个小时的系统时间,现实中只过了两个小时。她拥有取之不尽的顶级食材,从北海道的蓝鳍金枪鱼到阿尔卑斯山的顶级松露,应有尽有。她拥有最完美的厨具,一把传承了数百年的“庖丁菜刀”,一口能精准控温到每一摄氏度的“熔岩锅”。更重要的是,她有一位无所不能的“导师”。这位导师从不废话,只会在她犯错时发出一声冷哼,在她做得完美时,给予一句简短的肯定。

“刀工,是厨师的灵魂。”导师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沈伊沐从橱柜的深处,翻出了那套她几乎没怎么用过的刀具。她拿起那把主厨刀,掂了掂分量,远不如系统里的那把“庖丁菜刀”顺手。她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土豆,放在砧板上。

闭上眼睛,她深吸一口气,整个人的气场瞬间变了。

那不再是那个在现实世界里有些茫然的都市白领,而是一位即将登台的艺术家。手腕微动,刀光闪烁。哒、哒、哒、哒……快如疾雨,却又稳如磐石。几秒钟后,她睁开眼,砧板上的土豆已经变成了一堆粗细均匀、根根分明的细丝。她用手轻轻拨弄了一下,每一根都晶莹剔透,几乎可以透过光线。

她笑了。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

这,就是空间系统带给她的改变。它不仅教会了她技巧,更磨练了她的心性。在无数次虚拟的切、剁、拍、打中,她的耐心、专注力以及对食物的理解,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今晚,她决定做一道相对简单,却极其考验基本功的菜——清炒时蔬。

她重新打开冰箱,拿出一颗翠绿的西兰花、几颗鲜红的圣女果和一小块嫩黄的彩椒。在系统里,她处理过无数比这更娇贵的食材,所以,眼前的这些在她看来,就像是小学生面对的算术题。

她将西兰花掰成小朵,放入淡盐水中浸泡。这个步骤,是导师教的,说既能去除农药残留,又能让西兰花保持翠绿的色泽。然后,她开始处理彩椒和圣女果,刀法依旧精准利落,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律感。

锅烧热,倒油。油温的控制,是中式烹饪的精髓。她没有用温度计,只是将手悬在锅上,感受着那股热力。当油面开始泛起细微的波纹,空气中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青烟时,她知道,油温恰到好处。

“葱姜蒜炝锅,是菜品的底味。”导师的教诲如雷贯耳。

她将切好的蒜片和姜丝滑入锅中,“刺啦”一声,香气瞬间被激发出来,弥漫了整个厨房。这声音,这味道,与空间系统里模拟得一模一样,却又多了几分真实的烟火气。

紧接着,她沥干水分的西兰花下锅,手腕快速颠动,让每一朵西兰花都能均匀地受热。锅铲在她手中,仿佛成了身体的延伸,翻、炒、颠、抖,一气呵成。她甚至能“听”到西兰花在高温下细胞壁破裂的声音,能“看”到叶绿素在锁住水分。

几分钟后,她加入了彩椒和圣女果,快速翻炒几下,撒入适量的盐和一点点糖。糖,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